禅茶的缘起及天台禅茶

家乡区县: 湖北省红安县

禅与茶象征着渊源流长的的中华民族美德和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茶文化形成于中国,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座山海之宝。

我国僧道早在魏晋甚至更早就已经以茶作为有助于修行修炼的常用饮料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已有尚茶之风。《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昭德寺修行,“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到了唐代寺院更是盛行饮茶助修。茶圣陆羽著有《茶经》记载了“煎茶法”即源于丛林;《封氏闻见录》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提倡学禅饮茶,以致民间转相仿效,成为饮茶风俗。《五灯会元》更载有禅寺“饭后三碗荼”的“和尚家风”。宋朝的临济宗大师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真诀,成为日本“国宝”。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形成了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的倡茶风尚。此后,传播到日本及世界多国,日本茶书《山上宗二记》上指出“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归依”。泽高宗彭《茶禅同一味》阐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中国佛教博大精深,佛茶文化源远流长。“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茶清静纯洁的内涵与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茶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人文的理想之中;成为“修身养性,开慧益智”的正信之道。

所谓禅茶系采用严格的融于佛法的生产工艺加工,通过特殊的茶艺表演,从而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的佛门用茶。禅茶不仅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而且祛肺痢,保健康。护齿明目、解渴生津, 增长善根。因此饮茶便成为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茶文化的基础是“苦、静、凡、放”,禅茶的最终目的在于明心见性,禅茶更多的是品味茶与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时,品味烦苦人生,参破「苦」谛;在「静」味的同时,品味遇事静坐静虑,保持平淡心态;在品「凡」味的同时,品味从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名言。巍峨于大别山中的天台山自古以来被誉为禅脉灵山,也是天台宗的创始人、隋朝皇帝敬封的智顗大师修行出道之地。天台寺拥有自己大片的茶山,寺中僧人十分讲究亲自采茶、制茶,并精于饮茶之道。得以湖北省禅茶协会秘书长密小华等知名雅士贤德常住天台寺大力护法,本寺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深化禅茶内涵为宏旨,倡导全寺僧人:于茶道中修行,于品茶中悟禅,随顺因缘让学佛者领悟茶道与佛学之间共通的“苦” 、“静”、 “凡” 、“放”的思想内涵,并在品茗聆乐中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去转识醒智、转凡入圣……

天台禅茶承载着千秋禅脉造化的清幽古韵和恭敬万灵的高洁德馨,敬请八方来客茶中观“高山流水”,茶中品“阳春白雪”,茶中见天高地阔......

方芳(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