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鸡子粿

家乡区县: 浙江省兰溪市

鸡子馃也叫鸡蛋饼,是兰溪的传统名点。在放入瘦肉、豆腐和葱馅的油煎饼中,灌入一个打碎调味的鸡蛋,熟后各种馅结成整体,入口醇香鲜美,深受食客喜爱。
兰溪鸡子馃已入选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兰庆为代表性传承人。

朱兰庆:从母亲的手中接过制作鸡子馃的“接力棒”

兰溪历来农副产品十分丰富,再加上是浙中商埠,故而兰溪小吃名目繁多,声名远播。
兰溪鸡子馃历史久远,明末清初时期,在李渔名著《闲情偶寄》中就有所记载,是当年长年供应的风味食品。
民国年间,兰溪鸡子馃以卸富癞头鸡子馃最有名,林范明、鲍阿林的鸡子馃也各有特色。兰溪鸡子馃以鲍阿林为第一代,徐杏姣为第二代,朱兰庆为第三代。
鲍阿林出生于1911年,他15岁时就跟师傅学艺,做了一辈子的鸡子馃。朱兰庆的母亲徐杏姣是鲍阿林的继女,她制作鸡子馃的手艺就是跟继父学的。
从1988年开始,朱兰庆从母亲的手中接过制作鸡子馃的“接力棒”,如今整整过去了20多年。
1988年,离开原兰溪农药厂的朱兰庆也曾经历下岗工人的失落彷徨,但母亲徐杏姣摆在街头那个不起眼的鸡子馃小摊,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转折点。
摆摊后,一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让朱兰庆更加坚定了继续做鸡子馃的念头。

1996年,在街头饱受风吹日晒之苦的朱兰庆萌发了开店的想法。于是,首家以其名字命名的“兰庆鸡子馃”店出现在兰溪城区的一条小巷子里。朱兰庆的妻子蒋小玲则很早就有了品牌意识,她早早地注册了“兰庆鸡子馃”的商标,这些都为“兰庆鸡子馃”以后跻身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迈上连锁经营之路奠定了基础。
1998年,“兰庆鸡子馃”获得了“金华十大名小吃”称号,随后又获得了“中国名点”、“中华名小吃”等近10项称号和荣誉。随着“兰庆鸡子馃”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小店生意日渐火红。

上世纪90年代,兰溪举办彩船会、兰花节等大型文化节会,诸多光临兰溪的文化名人钟情兰溪地方小吃;2005年9月,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走进兰溪,韩红等一些知名歌星也慕名来吃鸡子馃……
明星慕名而来,明星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兰溪鸡子馃。“名人效应”让鸡子馃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从而为兰溪鸡子馃孕育了新的生机。

兰溪鸡子馃香飘全国

随着兰溪鸡子馃的声名远播,不少人慕名而来要求加盟。但朱兰庆意识到,对于一种出身街头的地方小吃来说,没有一套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加盟店谈何容易。
2001年,朱兰庆高薪聘请设计师对店堂环境重新设计,又请专家规范了连锁加盟的经营管理体系,成立了“兰庆鸡子馃”技术推广中心,并创办了“兰庆鸡子馃”网站。条件成熟后,朱兰庆开始向全国招募加盟商。如今,远在新疆、黑龙江、辽宁,近在丽水、杭州、义乌、永康,人们都可以吃到正宗的兰溪鸡子馃。朱兰庆正在将“兰庆鸡子馃”做强做大的道路上一点点地行进。

相比于兰溪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窘境,鸡子馃的制作过程简单易学,不少兰溪普通家庭都会做鸡子馃。
擀皮,摊上一层肉馅,再包上青翠的小葱,将压扁的馃子放入油锅中,接着敲开一个鸡蛋,倒入碗中,加上酱油、黄酒、味精,轻轻拌打几下,然后用筷子在馃子上揭开一个小洞,将搅拌好的鸡蛋顺着筷子倒入馃内,油煎片刻至熟后,一个橙黄喷香的鸡子馃出锅了。朱兰庆说,制作一个鸡子馃的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兰溪鸡子馃是兰溪本地的名小吃,并不是我个人独有的。”朱兰庆坦言,作为兰溪鸡子馃的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深感责任重大。他愿意帮助更多的人学做鸡子馃,把兰溪鸡子馃的名小吃品牌发扬光大。

方巧飞(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