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安时(1042-1099),字安常,本县麻桥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北宋名医。安时幼时,其父授以脉诀,他不以为足,后读黄帝扁鹊的脉书,渐通晓医理,悟出新意。安时58岁时发病,拒饮汤药,数日后,与客坐语而卒。庞著有《难经辨》万言、《主对集》
陈沆
(一卷)、《本草补遗》、《伤寒病总论》(九卷),在药理、医理、医疗诸方面,为祖国中医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伤寒总病论》)(九卷)于1957年由商务印书馆特予印行,推为中医学经典著作。[22]
杨思义(生卒不详),本县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启用杨思义,命掌起居注,后调任司农卿。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设六部,司农为户部,杨思义任户部尚书。明初经历战乱,百姓流亡,土地荒芜,他奏请朝廷下诏,招抚流亡,开垦荒地,广种麻桑,免税四年,以利民生。当时朝野上下,无不称赞其理政才能。后调任陕西参政,不久病逝。归葬于本县黄草湖。
陈沆(1785-1826),亦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浠水县巴河人。10岁随父读书,以诗赋见长。15岁应试科举,县试,乡试、会试,皆名列第一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保和殿对策,陈中第一甲第一名(状元)。
庞安时(1042-1099),字安常,浠水县麻桥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北宋名医。安时幼时,其父授以脉诀,他不以为足,后读黄帝扁鹊的脉书,渐通晓医理,悟出新意。
闻一多(1899-1946),
闻一多
本名家骅(huá)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 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苏哲文(1915-2006), 原名苏有威,1915年8月出生,浠水县人。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积极参加"一二·九"、"、一二·一六"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由中共重庆办事处派往东北解放区工作。自1950年起,历任中央燃料工业部计划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1979年先后任电力工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1985年离休后,担任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领导成员,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成员、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专题论证主持人,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
饶兴礼(1925-2000),浠水县清泉镇十月村人。1949年6月投身革命,195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4 月19日,随中国农民访苏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学习。1956年获全国水稻丰产奖章。1957年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曾被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6年被华中农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饶兴礼曾任浠水县历任省贫协主席、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75年3月至1978年5月,兼任中共浠水县委第一书记。
闻玉梅(1934- ),,原籍湖北浠水,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 (原上海医科大学)。历任上医大微生物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年批准为博士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开放实验室主任,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已发表论文160余篇,培养博士生12名及进修生多名,多数均已成为学术骨干。1999年入选为工程院院士。
钟朋荣,著名经济学家,湖北浠水人,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兼任西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兼任任裕兴电子、诚成文化投资集团、华立控股、洛玻股份、长运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兼任三九集团、茅台酒厂等20多家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