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汤,又名糊辣汤,起源于河南中部,尤以周口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最为出名。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逍遥镇胡辣汤的汤料有十多种名贵中药材配制而成。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据传其始创于明朝中叶,该名吃由多种名贵中药和主料熬制而成,一度被封为宫廷饮品。该汤可谓香辣可口,人见人爱,还很有滋补功效,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河南及河南周边省份都喜爱和知晓的小吃之一。 胡辣汤由来:传说大明朝嘉靖皇帝年间,皇上忙于修道,欲图长生不老,内阁大学士严嵩严阁老为取悦皇上,便拍人四处搜寻秘方,不意间在一个世外道士的手中求得一方,据道士讲,此方可以延年益寿,严嵩遂献此方,御膳房照此方熬制成汤,嘉靖皇帝服用后,口爽气顺,精神焕发,甚觉此汤精妙,于是龙颜大悦,遂赐名:“御汤”,又因在此汤中,御膳房特意加入了人参都名贵补品,又名“金汤”,真可谓“宫廷玉液汤”,那是只有皇族才有的口福!至明末,清兵入关,御厨赵杞携带此秘方逃至中原名镇逍遥镇,不忍此汤失传,遂传于当地居民,自此之后当地人代代相传,视如瑰宝,又经多方演变改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餐桌上的珍品,因此汤香辣开胃,后慢慢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胡辣汤”。
胡辣汤轶事:传说糊辣汤曾治好了明代著名清官于谦的伤风。“粉身碎骨浑不怕——于谦纪念馆”纪念文选记载:于谦做河南、山西两省巡抚,驻节开封。有一年他过生日时,正好在郑州视察,便按节俭惯例,找到了一家“胡记”饭铺,喝了一碗热辣辣的汤,度过了生辰。这别具风味的生日食品,使于谦深深地记住了它的佳美滋味。
有一次,于谦出巡山西归来,路过郑州,由于路途劳顿,公务繁忙,染上伤风病了好几天,也不见好。一天晚上,于谦突然想起了“胡记”的汤,就派人去买。“胡记”的掌柜一听是尊敬的于巡抚要吃,就放足佐料,精心制作。于谦吃过之后出了一身大汗,第二天身轻体健,伤风竟不知不觉地痊愈了。于谦就封了白银十两,答谢胡掌柜的治病之恩,并建议该汤以胡姓命名,从此这个汤就变成了“胡辣汤”。
清朝以后,郑州卖胡辣汤的多了。但由于清朝是满人建立的,民间不敢多说“胡”字,汤看上去又呈糊状,“胡”“糊”同音,所以胡辣汤后来又改成了糊辣汤,并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糊辣汤已经习惯的被称为胡辣汤,又美名曰:“宫廷御锦汤”。
胡辣汤发展: 胡辣汤的真正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据逍遥胡辣汤协会秘书长刘建伟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逍遥镇胡辣汤又出现了勃勃生机。刚开始的时候,逍遥镇的人还没有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当地的回民偷偷地做出来卖,还提心吊胆。渐渐地,其他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就有人开始走出家门,将逍遥镇胡辣汤的牌子挂到了外地区,先是漯河(距逍遥镇最近的地级市),然后是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等,再后来,北至黑河,南到海口,西至天山,东到大海,逍遥镇胡辣汤已遍布全国。
逍遥镇政府于2003年2月15日成立了“逍遥胡辣汤协会”,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协会,将逍遥镇胡辣汤以标准化的连锁经营模式,做成真正的河南品牌,改变胡辣汤在人们心目中的地摊儿形象,让更多人去了解它、接受它、喜欢它。
据悉,“逍遥胡辣汤协会”正在注册“逍遥镇胡辣汤”这个商标,因为已有人抢注此商标,逍遥镇政府正与对方协商解决。我当然希望他们能够获得“逍遥镇胡辣汤”这一商标,因为不管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这商标都应该属于他们,任谁也不应该夺走。
逍遥镇胡辣汤,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