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旬邑马栏:风雨历程 革命胜地

家乡区县: 陕西省旬邑县

1937年至1949年4月,马栏是中共陕西省委、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汪锋、赵伯平、高锦纯、杨伯伦、张德生、孙作宾、吕剑人、张邦英、霍维德、张仲良、张鹏图、王世泰、文年生、陈国栋等同志都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1939年,由于国民党顽固派肆意挑衅制造摩擦,关中分区机关由马家堡迁至阳坡头,1940年底迁往马栏。1941年11月,中共陕西省委机关由照金迁来马栏,中共中央决定将关中分区改由中共陕西省委领导。1943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与关中分委合并,在马栏地区成立了中共关中地委。马栏成为关中地区的政治中心。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西安乃至全国各地仁人志士和军用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陕西地区的共产党人也高举起革命的大旗,在马栏这块红色土地上,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创建革命政权的风雨历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总面积达1050平方公里的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活动地区之一,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在马栏转角村(时属宜君)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也在此驻扎和活动过,1936年1月关中特委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机关设在马栏(马家堡村),贾拓夫、习仲勋先后任特委书记。

1936年12月,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聂荣臻、徐海东、杨尚昆、罗瑞卿、王首道、程子华等率领主力红军南下时在此驻防,开展扩红和地方工作,达八个月之久。

 

张晓伟(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