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余时间,笔者想约上几个朋友外出小游,范围定在离贵阳1到2小时车程以内地方。听说惠水县的好花红村不错,便请当地熟悉的朋友订个吃饭的地方。朋友抱怨,连打了三四家农家乐的电话竟家家爆满,到第五家才勉强订到一桌。 早上开车从贵阳出发,走贵惠高速一路往南。阳光明媚,万亩涟江大坝里连片的菜畦和村庄沐浴在晨晖中,欢乐宁静。
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到了好花红村。
寨门口的“辉岩桥”上挂起了大红灯笼,不时有车辆行人往来。隔岸美丽的村庄早已吸引了眼球,勾走了脚步。村庄掩映在花海和绿树之间,青瓦白墙的布依民居萦绕在薄薄的白雾里。远远地听见布依男女对歌,婉转袅娜,曲调相似却歌词变幻无穷。
村里柏油马路四通八达,青石铺就的小道伴着沟渠交错纵横,从村子的一头通向另一头。散落在村子里的布依族古民居,偶尔把我们的视角拉回到祖先生活的年代。
行走在好花红村,寻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活的同时,免费的WIFI网络依然是现代人的最爱。信手拍一张图片、写一段小品、发一条微信,信步村间巷道,不时能遇到骑车嬉戏的少年。
中午吃饭的地方是一家叫“布依农家饭”的农家乐。老板王兴足是个80后小伙子,很是会做生意,一边手脚麻利地端来水果,一边热情周到地招呼客人抽烟喝茶。厨房里,妻子正忙着做菜,夫妻俩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农家乐是王兴足用自家的房屋装修改造成的,房前一个宽大的院落,屋后的菜地里种着橘子树和青菜。
几个月之前,王兴足还在惠水县城开餐馆,看到县里下大力气帮助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的路修宽了、房子靓了,王兴足关了城里的门面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农家乐赶在11月初的黔南州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之前开张,装修有政府补贴。
“政府帮助多,我们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生意肯定越来越好。”现在,王兴足的农家乐每天都有几桌客人,周末一定客满。
王兴足的隔壁是哥哥王兴勇家。配合弟弟的生意,王兴勇开了一家乡村旅社,有6个房间、8个床位。他用自己老婆的名字为旅社取了一个时尚的名字——罗绍米时光部落。
兄弟两家的房子加起来有800多平方米,平时生意常常互相帮忙,用哥哥王兴勇的话说,这叫“有吃有住,珠联璧合”。他认为这是他们和村里其他农家乐相比最有竞争力的地方,“客人周末来玩,可以品尝咱们农家饭,玩累了可以在我们这里住下来,第二天再走。”
现在,从农村带些特产,已经成了久居城市的人们怀念家乡生活的特有方式。到好花红,最应该带的就是金钱橘了。
初冬时节,正是橘子成熟的时候。红红的橘子挂满了枝头,村民们纷纷把自家橘园里的橘子摘来售卖。来村里玩的人多,不愁销路。
村支书王恩达介绍,现在好花红村有农家乐21家、橘子园近3000亩,周末人多的时候全村一天要接待上万人,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老文家种上“摇钱树”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mlwzt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5315439797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31543979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