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古老的驿站

家乡区县: 遂平县

“驻马店地处淮河流域。这里早在18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古代交通要冲,因历史上在这里设驿站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

“驻马店原来是个驿站,马经常驻扎在这儿,所以就叫驻马店。”

驻马店为何是最古老的驿站?很多有关驻马店的历史是这样写的。都说古驿站历史沧桑,积累着千年以来的历史沉淀,是“驿马”一步一步踏出来的文化。而今,驿站的身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交织如网的公路和一座座的高楼大厦。“驻马店古驿站的旧址就在原来的老街乡政府。岁月悠悠,转眼已过千余年。当轰鸣的汽车取代叮当作响的“驿马”,放眼天中大地,这个最初的古驿站已经在繁华的都市中湮没。

站在市练江大道与乐山大道交叉口,我们看到,路南有一条小柏油马路,马路的西边是一座座高楼大厦,而马路的东边则是居民区。这些居民区的道路边界,还保留着古老驿道的界线划分。京广铁路通车后,火车站没有名字,就把附近驻马店的名字作为站名,驻马店就改名老街。看来“驻马店”这个名字注定是与驿道、驿站分不开的。

“驿站”是邮政局的前身驿站到底是咋来的,还得先从古时候说起。据悉,公元前1046年周王朝建立后,周成王在其叔父周公辅助下,实行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上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仅驻马店地区,就出现了蔡国、道国、房国、柏国、江国(又称慎国)、沈国(又称挚国,在今天的平舆县)、吕国(在今天的新蔡县)、唐国(在今天的唐河、泌阳一带)等诸侯国,可见那时“国际关系”非常复杂。因此,加强经贸往来、信息交流、军情快递等成为当务之急,各个诸侯国都在国内设立了“邮”,就是早期的驿站,也就是邮政局的前身。驿站的任务是负责国与国之间公文、书信的传递,物流、信息和情报的传送,选派专人步行传递。文书的传送办法,是沿政府规定的路线传送,由邮递员一站一站接力传达下去。到了战国时期,开始流行邮递员骑着马沿驿道传送物流、情报、信息。那时没有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马是最时髦的交通工具。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眨眼间到了隋朝、唐朝。唐朝开始兴建“国道”,公路每隔一定距离,设个驿站,让邮递员和马匹歇脚。

驿站在我国已经有3400多年的历史。它的设立不受地域、环境条件影响,是根据政权建设的需要而设立的。负责驿站的官员权力很大。驿站关乎国家安全和国防巩固,历来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但到明代已经弊端百出,成为官吏谋私的工具。随着火车的开行和电报的使用,1913年我国明令撤销驿站。古老的“千年驿道”“早在西周时期,驻马店这个地方就开始出现原始的官道、驿站了。当然,那时候驻马店还不叫驻马店,叫‘驻马驿。”对此有专门研究的张全新向记者介绍,到秦汉时期我们这里属于汝南郡,驿站设置更加规范。汉朝时这里的驿站称汝南驿,以汝南郡为中心,有四条官道、商道。一条是从汝南经漯河临颍到许昌,一条从汝南经梁山伯、祝英台的老家马乡镇(今梁祝镇)到汉口,一条是从汝南经泌阳到南阳,一条从汝南经许昌到洛阳。许昌当时是曹魏的首都,所以,汝南到许昌这条官道就成了战略要道。

驻马店处于道、房两国之间,又是两国的边境,是两国来往的必经之地,没有驿站就无法交往。况且西周和春秋时期特别讲究礼仪,国与国之间官方来往都要到边境迎来送往,驻马店地处道国边境,是最佳的驿站设立地。

西汉之后,驻马店驿站处在确山和遂平两县之间,相距均为40里,距离汝南郡60里,特别符合驿站设置的距离要求。驻马店又处在南、北两条汝宛道的中间,又是南北官道的要冲,符合历代驿站设置的各项条件。

“驻马店的南北驿道就是今天的乐山大道,向南经解放军第159中心医院,往东去汝南郡,往南去道国。而现如今的乐山大道最南段就是保留最完整的古驿道。”郭国河说,明清和民国时期国家在地方实行保甲制,乐山大道东边为确山北七保,西边为北五保。

确山民国县志云:北七保与北五保以驿路为界,驿路西者为北五,驿路东者为北七。

时至民国时期,驿道两边近在咫尺互不隶属。这说明数千年来的行政区划分就是以此为界。应当在乐山大道适当的地方竖立标示牌,告诉后人这就是我市古老的“千年驿道”。

呆呆(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