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飞:寂寞夜行的更夫

家乡区县: 孝感市应城市

南飞,1964年出生于应城东马坊汪前村。当过庄稼汉、砖瓦厂工人、个体户、秘书。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星星》、《中国诗歌》、《词 刊》、《散文诗》、台湾《世界诗叶》等400余家报刊发表诗文3000余首(篇)。著有诗集《红珊瑚》、《远海的天籁》、《南飞谣曲100首》。

“小时候,我四次死里逃生:两次落水、一次掉进粪坑,都被过路人救起;3岁时吃汤圆险些卡死,被一个哑巴表叔救活。我能活下来,真是奇迹。”谈起往事,南飞心里充满着对人世间的感恩和眷恋。

1979年,当他还是一个15岁的少年时,就开始做诗人梦、作家梦。为了向别人借到《湖北日报》,南飞帮别人买过烟、打过酱油、挑过水。从《湖北日 报》的东湖副刊上,他读到了许多新诗、散文和随笔。当时,他就想,什么时候能写一点东西,到报刊上发一下,多么美!在这个梦想的激励下,他开始就着油灯微 弱的光线,或者不太明亮的电灯,在烟盒纸、作文纸上,偷偷写下日记、散文、小小说和诗。

1980年以后,他当过庄稼汉、砖瓦厂工人、个体户。1986年9月,他进入应城市成人中专深造。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草山湖美丽地陪伴他两 年。他常常独自在草山湖边走来走去,浓雾弥漫,细雨蒙蒙……他对草山湖情有独钟,有时竟在湖边的松林里迷路。这时几只水鸟轻唤,几声渔翁吆喝,又可把他引 向湖边。当野鹜把夕阳衔远,或闪电把孤舟照亮……浮想联翩的他,便望见了诗神的亮眸和笑靥。

泪别了草山湖,他进了一家乡镇企业,出墙报,办橱窗,写报告,干些零零碎碎的文字活。1995年3月,到一家基层文化站供职。为了“搜尽奇峰打草 稿”,他独自背起行囊,行万里路,曾先后到过庐山、三峡、黄山、张家界、青藏高原等地,体验生活,开阔视野。他的许多诗常常诞生在车站、码头和旅店。

南飞属龙,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幻的动物,他1米65的个头更与龙相去甚远。而他弯月似的眉毛、高原般的额头、湖水样的眼睛,倒容易使人产生另外的 联想,只要双臂张开,一拍一合,他就会飞入蓝天,成为一只搏击风雨的雄鹰。“剑羽怒张/与风暴抗争/一根根落羽/飞掷成伤痛的雨点”(《鹰》),“鹰”这 种意象常常不经意地进入了他的诗中,总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苍凉和悲壮。他说:“诗人应该是大地上的歌手,在灵魂的边疆坚守岗位的战士,诗人的飞翔,就是鹰 的飞翔,就是无怨无悔地穿越苍茫关山,惊涛骇浪,苦苦寻觅闪电之下,美丽的故乡……”

南飞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诗坛热闹时,他没有追波逐浪,大红大紫,而是扎根民间;诗坛冷寂时,他没有牢骚满腹,逃离缪斯,虽然流落民间,却始终如一,他的诗魂,始终忧郁,寂寞而高贵。

我每次到应城采访,必想方设法找到他,不只是朋友的关切,也希望靠近他,让我感受到一份诗歌的温暖,激发我因疲惫的日子挤压早已迟钝的诗情,甚至激发我生活的热情。他给我的感动,不仅来自他的诗歌,更来自他那种坚韧的生活方式和坚守不移的精神。

好诗在民间,好诗人在民间。南飞的诗饱满、大气、睿智,显示出历史的苍凉与悲壮。这种苍凉与悲壮之气成就了南飞的诗,也成就了南飞。

南飞说:“我愿做一个平常的打钟人,或者寂寞夜行的更夫。在落红铺地的栅栏外,我痴迷地守望苍茫。”在艰难而痴迷的守望中,南飞实际上是一只笑傲苍穹的雄鹰,它注定了要飞翔,即使翅膀受伤,它的灵魂也在飞翔。

初雪照晚晴(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