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有佳句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武昌鱼就是鳊鱼里的一种———团头鲂。
鳊鱼又名鲂鱼,《食疗本草》中有记载:“鲂鱼,凋(调)胃气,利五脏。”一般分为团头鲂、长春鳊、三角鳊等几类,是常见的淡水鱼,其生长的速度比较慢,肉味鲜美,脂肪丰富,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鳊鱼一年四季均为佳肴,故民俗有“春鲶夏鲤四季鳊”之说。
鳊鱼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非常适合贫血,体虚,营养不良,不思饮食之人食用。
鳊鱼的叫法很普通,而武昌鱼的名字就响亮多了!早在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有讲武昌鱼的烹饪方法,如今武汉民间有蒸、煮、炙三法。
武昌鱼在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留影不少,请看:北周庚信诗:“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之一)。
唐代岑参诗:“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送费子归武昌》)。
宋代范成大诗:“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鄂州南楼》)。
元代马祖常诗:“携幼归来拜丘陵,南游莫忘武昌鱼”(《送宋显示夫南归》)。
明代何景明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送卫进士推武昌》)。
明代汪玄锡还将其诗句题刻于壁间:“莫道武昌鱼好食,乾坤难了此生愁”。
当然让武昌鱼为全世界所知的还是毛主席的这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如果改成“才饮长沙水,又食鳊鱼”,您一定觉得特别别扭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