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那么美,我想去看看

家乡区县: 湖北省罗田县

位置境域

罗田县,隶属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地处东经115°06′至115°46′,北纬30°35′至31°16′之间,东邻英山,南连浠水,西与团风、与麻城接壤,北与安徽省金寨县交界。[2]
地形

罗田境内多山,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角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是境内最高点,三里畈镇新桥海拔46米,为境内最低点,南北相对高差1683米。县境北部群山环抱,重峦叠障,千米以上高山7座,其余山脉均在海拔300米以上;中部地势渐趋开阔,丘陵广布,多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呈波状起伏的浑圆浅丘。全县山脉以天堂寨为主体,分4支向南偏西方向延伸,纵贯全县。[2]
气候

初秋
初秋
罗田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干(冷)夏湿,春暖秋凉,年均总日照时数2047小时,年均辐射热量109.25千卡/平方厘米。全县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41.6℃,极端最低气温-14.6℃,无霜期平均240天。全县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年降雨多集中在5、6、7三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

罗田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居住。
夏、商、周,属扬州地。西周,属弦子国。春秋、战国,时属楚,曾置鸠兹邑于县境内九资河镇。
西汉,为松兹侯国。东汉,为蕲春侯国,属江夏郡。
三国时,先属魏,隶于豫州之安丰郡;后属吴,隶于扬州之蕲春郡。
西晋,先为高陵县,属武昌郡,后属豫州之安丰郡。东晋为安丰县,隶于豫州之弋阳郡。
南北朝,刘宋初年隶豫州弋阳郡,后于境内分立东安、义安、直水等蛮县,属郢州西阳郡,后改为义安县,隶于郢州齐安郡。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六月,始设罗田县,附于义城郡,县治于今石桥铺附近的魁山。据方志学家王葆心考证,“罗田”之名因安置当时雄踞此地的巴水蛮巨族田氏于罗州(当时罗田属罗州)而得。
隋代,罗田改属蕲春郡。
唐代,罗田县并入兰溪县,属淮南蕲春郡。
罗田县风光
罗田县风光(10张)
五代,时为蕲水县地,初属扬吴,继属南唐,再归后周。
宋,属蕲春郡,元祐八年(1093)划出蕲水县之石桥镇复立罗田县,县治仍于魁山,咸淳元年(1265)划出县东的直河乡成立英山县,罗田县仍属淮南西路蕲春郡。
元初,曾撤销罗田县,以英山县领属。至元十二年(1275)恢复,属河南江北行省蕲州路。元大德八年(1304),知县周广将县治由魁山迁至官渡河(即县城凤山镇)。
明朝,罗田初属湖广布政使司的蕲州府,后改属黄州府。
清初依明制,后改称湖北省黄州府。
民国时,先后属湖北省的江汉道,第三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区。抗战期间,曾一度属鄂东行署。
1949年3月27日,罗田县全境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后即归湖北省黄冈地(专)区管辖。1952年,湖北省政府划出胜利镇和其他13乡与麻城划出的部分乡镇成立胜利县。1955年,胜利县撤销,原划出的区域归回罗田。1995年12月,撤销黄冈地区行政公署,设立黄冈市,罗田隶属黄冈市。

罗田县是湖北省黄冈市下辖的县之一,县境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东邻英山,南连浠水,西与团风、与麻城接壤,北与安徽省金寨县交界。 罗田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老区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中国知名的“板栗之乡”、“桑蚕之乡”、“甜柿之乡”、“茯苓之乡”。全县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山林面积220万亩;下辖7镇5乡4个国有林场,412个行政村,59.89万人(2012年数据)。曾先后获得“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小水电建设百强县”、“全国平安县”等荣誉。

我的梧桐子网址:http://www.wutongzi.com/uc/53464916.html
我的能力秀网址:http://www.wm23.cn/jiajiaer

朱益(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