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初将军战地姻缘 罗荣桓玉成美事

家乡区县: 湖北省红安县

1940年10月,115师教导第2旅副旅长张仁初已经30岁了。还是孑然一身,罗荣桓政委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罗政委对张仁初的个人生活问题关心备至,特地找了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商量,帮助张副旅长找个对象。张仁初英勇善战,屡打胜仗的故事在鲁南抗日军民中已传为美谈,从地方女同志中找个对象并不困难。但因张仁初连年征战,无暇顾及,况且抗日战争正处在非常艰苦的时期,从没提及此事。罗政委的关心使张仁初非常感动,经过赵书记及夫人李琰(时任鲁南区党委妇女委员会主任)的热心帮助,1940年12月,张仁初与在鲁南区党委妇女委员会负责宣传工作的刘浩同志结婚。刘浩,原名刘瑞徵,山东沂水人,生于1916年5月,在济南读高中一年级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后在沂水瑞麟小学教书。思想进步,经常在课堂上宣传革命道理,曾勇敢地掩护我省党的领导人之一——邵德孚同志,在邵老被捕以后,转移并销毁党的秘密材料,使敌人未能取得证据,为保护党的组织作出了贡献。事后邵老等人在回忆录中还特地指出“刘浩立了大功”。刘浩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二支队,同年7月入党。曾任中共山东分局岸堤干校宣传科长,山东鲁南区党委临郯费沂四县工作团副团长,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宣教干事,鲁中军区司令部协理员,二十六军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军后方留守处办公室主任,青岛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等职。1989年7月病故于济南。

当时八路军及地方党组织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很少,女同志中更上是凤毛麟角。刘浩工作积极,朝气蓬勃,只见她穿一身可体的灰布军装,腰间束着黄皮带,匀称的身材,留着齐耳短发,脸色白里透红,明亮的双眼不时闪动着热情聪慧的目光,真是才貌双全,飒爽英姿。刘浩的上级和同级干部中,不少男同志倾慕她,但她觉得自己正值青春年华,好学上进,不想过早谈婚论嫁。当李琰同志给她介绍张仁初时,她开始也不同意。李琰说:“张副旅长是红军老大哥,参加过长征,是打腊子口的英雄,是咱们学习的榜样,这样的人不找,要找什么样的呢!”又说:“这也是组织和领导的意见。”刘浩仍然想不通。数天后,刘浩参加一个抗战形势报告会,只见主席台上一个军人正在作报告,洪亮的南方口音,风趣幽默的谈吐,加上形象的手势和动作,使大家听的聚精会神,还不时引发出会心的笑声。刘浩入神的听着,不由的赞叹:“这个首长报告太生动了,他是谁呀?”“他就是张仁初副旅长,有名的战斗英雄。作战勇猛顽强,敌人听见都吓破胆,外号“张疯子”,你还不知道嘛!”邻座的同志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告诉她。刘浩“哦”了一声,眼前一亮,脸上现出微微红晕。

1942年冬天,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张仁初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在反“扫荡“的途中生的。是个女孩,取名康兰。有双重含义: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革命军队的怀抱中健康成长。康兰出生后,从不哭闹,在挑筐里和马背上度过一个又一个行军的日日夜夜,在炮火硝烟中长大。后来,张仁初夫妇又陆续有了玉兰、胜兰、南征、海平四个女儿和红军、保军两个儿子。

个人主页:http://wm23.cn/wujiao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7555256.html

吴姣(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