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代管的石首市境内,总面积15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麋鹿及其生境。保护区地处长江天鹅洲故道边,属典型的近代河流相冲积,洪积的堆积形成的洲滩平源,地势低平,海拔在35米左右。
保护区始建于1991年,最初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成后与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合作,开始实施麋鹿重引进项目的第二阶段——“麋鹿回归自然”阶段。1993、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运送64头麋鹿放归保护区内,2003年又再次放归30头,共计94头。麋鹿放归后,在保护区内自由生活,完全依靠野生植物为食。经过多次洪水泛滥的考验,表现出对湿地环境的高度适应。多年来种群稳定发展,截止到2008年种群总数达到1000头以上。
区内土壤肥活,水质良好,牧草丰盛,分布有广阔的芦苇沼泽湿地。区内高等植物有64科、168属、238种,脊椎动物有100多种,其中大鸨、白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为实现麋鹿回归自然,199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自然保护区,1993年和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麋鹿苑引进麋鹿64头,由于环境适宜,因此仅在3-4年的时间内,麋鹿种群发展到134头,且麋鹿的野性恢复良好,实现了自然放养的目标。10多年来,麋鹿在保护区内全部实现自然放养,恢复了野生习性,种群数量也由最初的64头发展到了800余头,成为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
与其它自然保护区不同,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不是保护区内现存的自然对象,而是为了把早已从野外绝灭的麋鹿重新引进到它原来生活的自然栖息地中重建自然种群。其结果将既保护了麋鹿,又促进了作为其栖息环境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保护区主要任务是实现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麋鹿重引进中国协议”第二阶段目标,即在麋鹿原生地恢复自然种群,并保护其赖以生息的湿地生态环境。有关专家认为:石首保护区在我国首次成功重建了一个野外绝灭的物种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无野生麋鹿种群的历史。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aizhangji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