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
(约公元前1136~前1026年),字子牙。据《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史记·齐太公世家》、《齐乘》记载:姜尚出生于东吕乡东吕里,即今东港区秦楼街道冯家沟一带。此处旧有太公祠。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太公钓鱼处。
姜尚为炎帝苗裔,其先祖伯夷佐禹平水土,赐姓姜;后掌管四岳有功,封于吕。子孙从封地姓,故又称吕尚。
姜尚是饱学之士,深谙兵法韬略。曾在朝歌、孟津谋生,久不得志,后辗转渭水隐居垂钓。帝辛三十一年(公元前1064年),周文王姬昌出猎遇到他,交谈中认定是难得的贤士,礼聘他为专管军事的“师”,尊称为“太公望”。姬昌死,次子姬发继位,尊姜尚为“师尚父”。10年后,姬发任命姜尚为元帅,统兵灭掉殷纣王帝辛,建立西周王朝,即位为周武王。姜尚功列第一,被封为齐侯,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后人称齐太公、姜太公。有《六韬》传世,被后世尊为军师鼻祖。
厉应九:
(1846—1907年),五莲县坊子村人。曾受雇于竹园宜盛油坊,在各集镇设庄收购花生米,人称“大庄客”。厉应九善武术,尤工长拳,曾设拳房,教习拳术。他生性刚直豁达,重义气,善结交,办事公道,好打抱不平。当地流传着“事大事小,应九到就了”的说法。
甲午战争后,德国传教士在后街头等地建立教堂,组织教会。他们以传教为名,向人们灌输奴化思想,并搜罗情报,为帝国主义侵夺胶澳海口、进而霸占山东的侵略目的服务。教会勾结地方官吏,霸占民田,掠夺民财,强占民女,作恶多端。当地人民深受其害,厉应九久积义愤,蓄志反抗。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11月9日,他率领当地两千余人,包围了后街头教堂,抓住了德国传教士薛田资及教徒多人,游街示众后,押上了驼儿山。 日照知县得知薛田资被抓,惊恐万状,迅即前往解救。厉应九迫使知县惩办了6名不法教徒,释放了因“冒犯”教会而被县衙关押的农民,才将薛田资放回。清廷闻报此事后,按德人意愿,多次指令山东官吏对反教农民“严加弹压”。山东官吏深知教会不法,采取对德人谨慎抚慰、并付恤银2.5万两的办法,将案了结。德国侵略者并不就此罢休,他们以保护教民为借口,派兵打进日照城,血腥报复。厉应九率众坚持抗争。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冬,鲁南教会头目、德人安治泰与山东巡抚周馥计议,企图通过日照教士与厉应九谈判,使厉应九放弃抗争。厉应九置之不理。日照知县沈介福亲往交涉,厉应九组织300多人持械将其包围,沈知县仓皇窜回。翌年5月6日,沂州府知府胡建枢密派20名勇目,在街头集上将厉应九绑架。赶集农民闻讯群起追赶,将官兵杀死3人,活捉6人,救回了厉应九。厉应九见事闹大,便联络各村拳房主,亲率2000多农民到驼儿山扎寨树旗。他们修筑工事,屯积粮草,制备兵器,准备抗击官兵。许多开明士绅亦积极资助起义军。山东巡抚周馥闻此大为震惊,命沂州知府胡建枢率兵3000前往镇压。6月2日,官兵攻山,厉应九率起义军奋起迎敌,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和石块杀伤官兵若干。激战一昼夜,义军终因武器低劣,寡不敌众,兵败。厉应九突围后,流亡烟台,东北等地。数年后回乡病逝。
尹景伊:
(1905~1925),字希农,日照市涛雒镇张家廒头村人。五卅惨案著名烈士。
尹景伊出生于上海,3岁丧母,7岁回故乡村塾读书,12岁入涛雒小学,后随兄嫂入青岛礼贤书院就读。1922年考入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机师科中等技术部。在校期间,他经常阅读《向导》、《先驱》、《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并经常接触中共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恽代英等。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他见国势险危,心情十分焦急,常以“宁为国家而死,不为惜身而生”自勉。同济大学属教会学校,由德国人当权。尹景伊不惧邪恶,带领中国学生几次同“洋大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教务长贝伦兹曾评价尹景伊“有难得的骨气,胆也不小”。他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广大同学的赞扬,被推举为学生会委员。
1925年5月,党组织决定派尹景伊去青岛主持团委工作。这时,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爆发。为抗议帝国主义分子枪杀中国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的暴行,上海广大爱国学生和各界人士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30日,由工人、学生联合组成反帝游行示威队伍,浩浩荡荡向上海租界进发。学生会负责人、游行大队副队长尹景伊率领同济大学的游行队伍,在租界向各界群众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并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漫画,揭露帝国主义种种罪行。英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这种反帝爱国行动恨之入骨,派出大批巡捕逮捕了尹景伊等工人、学生200余人,关押在老闸捕房内。经斗争获释后,他立即带领成千上万名群众齐集在老闸捕房前,继续营救被捕的难友。他和同学陈宝聪等站在最前面,高呼:“释放被捕的中国人!”“打倒帝国主义!”英国几十名巡捕,面对示威群众架起机枪。尹景伊和广大爱国群众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这时,凶残的英帝国主义者竟然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有几个学生中弹倒下。尹景伊看见一个巡捕又持枪瞄准陈宝聪,便扑上去将陈推开,但为时已晚,子弹从陈的头部擦过,血流如注。尹景伊急忙给他包扎伤口。这时,敌人又向尹景伊开了两枪,子弹从背部射入,他蓦然倒下。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尹景伊怒火中烧,艰难地撑起身子,怒吼:“打倒帝国主义!”敌人又向他连击数枪,他倒在血泊之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
烈士为国捐躯的消息传到家乡,全县各界群众无不义愤填膺。是年夏,在县城和他家乡分别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还成立了“沪案后援会”,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