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枝:平凡中的温情 照顾敬老院老人19年

家乡区县: 乐山市五通桥区

五通桥冠英镇的杨彦枝家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他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并未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一家人互敬互爱、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互敬互爱家庭和睦,丈夫残疾仍不离不弃

杨彦枝夫妻自从结婚以来在生活中相互扶持、相互信任。从前,丈夫身患疾病,孩子尚年幼,杨彦枝每天独自背着孩子外出干活。因为丈夫生病丧失了劳动力,家里经济负担落在杨彦枝一个人身上,且因为患病时常要吃药,她还需要照顾丈夫。别人都劝杨彦枝扔下丈夫一走了之,可是杨彦枝却坚持留下来与丈夫共患难。

在苦难中,杨彦枝和丈夫携手并肩,相互开导安慰。杨彦枝到敬老院担任院长之后,丈夫对她的工作非常理解支持,遇到困惑为她开导、出谋划策。夫妇俩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儿子和儿媳在生活中也互敬互爱,通过积极的工作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在杨彦枝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照顾敬老院老人19年,老人们都夸她:“比闺女还好”

杨彦枝是冠英镇敬老院院长,她是一个爱岗敬业的人。目前,冠英镇敬老院里残疾人占了80%,还有十几个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杨彦枝和一些稍稍健全的老人去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19年来,杨彦枝有了丈夫儿子的支持,时时以“敬老院就是我的家、敬老院的老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为工作理念,情系老人,乐于奉献,开拓创新,不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敬老院老人“比闺女还好”的高度评价,并在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省市一级民政系统的高度认可。冠英镇镇敬老院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一级敬老院,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三星级敬老院。

杨彦枝之所以能把老人当亲人,是因为她把敬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并努力尽到一个“家长”的责任。自担任冠英镇敬老院院长以来,她每年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吃住在敬老院,尽管如此,丈夫和儿子从无怨言。有一次,杨彦枝到蔡金镇燕弯村扯秧苗,干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半才把秧苗运送回敬老院。短暂休息了几个小时后,极度疲惫的她又起床犁田插秧。老人们都深受感动,都夸她是他们的“好女儿”。

曾被她照顾过的老人都牵挂她

今年60岁左右的张荣华是一名精神病人,整天藏把刀在枕头底下,还经常去外面惹祸,不是把人打伤,就是把别人家的物品偷拿回敬老院。经村民多次反映后,敬老院管理人员商定,将张荣华送到牛华镇精神病医院住院。然而,杨彦枝对他多年不离不弃的照顾让他非常尊敬和信任,只要杨彦枝一去看望他,他就紧紧拉住她的手要求回去,并对她说想念她,想回“家”。

76岁的李桂枝老人,生前尾椎摔伤住院。每天杨彦枝都会熬好骨头汤去照顾她,并为其端屎端尿,擦洗下身,清洗被褥。老人去世后,她还亲自为其穿戴好,并送行到火葬厂。不只是李桂枝老人,但凡敬老院老人去世,杨彦枝都会将他们送到火葬厂,像送自己的亲人一样,陪同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刘桂枝老人在弥留之际,想见的最后一人就是杨彦枝,他们口中的杨院长。还拉着她的手,嘱咐她说“我想经常看到你,看到那些朋友们,你不要把我葬太远,我只想被葬在后院的河堤下。”像交待后事给儿女们一样地交待给我,因为在她心里,杨彦枝就是她的女儿。

杨彦枝的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但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曾经有人高薪聘请她到其他地方去工作,她婉言谢绝了。她说她回家跟她丈夫儿子商量了,她丈夫和她都认为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为政府排忧解难,而不是简简单单为了报酬去工作。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家庭中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杨彦枝这个平凡的小家庭,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磨难的洗礼,全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看着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快乐地成长,有了爱人的理解与支持,幸福的感觉在家的每一个角落弥漫。

玻璃深灰白丶(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