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潮俗民间亦称皮猴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陆丰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
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汉族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观。
皮影戏以兽皮雕镂成影人,借灯光显影于屏幕表演故事,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戏 曲形式之一,是集绘画、雕刻、制作、表演、音乐、舞台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 国皮影素有北路、南路之分,陆丰影戏是南路影戏硕果仅存的一支,它的艺术传统古 朴,音乐唱腔丰富,影人、道具雕刻精致,色彩鲜艳,表演细腻生动,形象逼真。
熟悉地方史的陆丰陈氏族人陈维尧先生说:“影戏是南宋末期由闽南移民带到现 在的海陆丰地区,明万历年间,闽南漳浦县陈天隐移居海丰县坊廓都将军池村(今陆 丰市内湖镇内湖村)后,创办皮影戏班。到明代末期,内湖、南塘、甲西等地也有了 影戏的班社。”清初,陆丰的影戏仍很繁荣。清末,影戏班社增至 20 个左右。
民国初年,陆丰影戏出了有“功夫真本,任考不倒”之誉的著名艺人陈乃月。20 世纪 20、30 年代,影戏艺人蔡娘盼、蔡强(别称皮猴强)、卓勤、陈炎(陈先生)、陈宗尧、王 兴(别称皮猴兴)等艺人也很出名。1937 年后,尤其是 1943 年大饥荒,陆丰其他剧 种戏曲班社大都停鼓散班,唯一戏班社仍活跃在周边乡镇,还出现出蔡娘仔、卓幼儿、 陈祖德、王怀、卓智伍等著名艺人。
当时皮影演出的剧目相当丰富,可以连续七十多 天不重复。剧目大多来自白字戏,唱白字曲调,各班社都奉祀戏神田元帅。可见当时 陆丰影戏已融入潮州影戏。
如今,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以及陆丰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人们生活优越后怀旧情结越来越浓厚等因素的刺激,皮影戏等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也依稀是珍稀剧种传承保护的春天。
皮影戏的华丽转身,给珍稀剧种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一场得失并存的实验。皮影戏与现代动漫的结合,是自我扩大还是自我消融?皮影戏表演不再现场演唱,改为使用录音,是方便了表演,还是丢失了传统?其他珍稀剧种在改良发展的过程中,能从皮影戏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些步步踌躇的苏醒,只是戏剧春天的嫩叶。
我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jopon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