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岳麓山晴天古树“滴水”探秘

家乡区县: 甘肃省临洮县

岳麓合合抱柳遮天,借问长越百年。

日照林霏明珠滴,点点湿透我汗衫。

临洮县钟灵敏秀的岳麓山,位于县城之东,人文景观和自然美景交相互映,是陇中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是古城临洮最美丽的一处名胜古迹,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国家确定为AA级旅游景区。

我2005年5月中旬回故乡,晨起浏览锻炼,发现在岳麓山下,洮惠岸被挂牌保护的“左公柳”古树,据说左宗棠驻临洮提倡植树所栽,竟然太阳一出来下起了水珠,站在树下,滴滴水珠湿其衣衫,特别在苗圃后门洮惠渠岸的一棵大柳结,树高树冠20米左右,水珠下的更大,距山下400—500米公园门口,个别古杨也星星点点落水珠。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令人惊奇,也是一大情趣,游者以饱眼福。

张掖市甘泉公园内,湖岸有很多柳树和多年古杨,有三棵多年杨树还长在湖中间,但从未发生过滴水现象。在这里气候干燥,降雨少、风多、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晴天下雨的树从未见到。

那么在自然界,空间有那些树晴天会滴水呢?临洮岳麓山古树为什么也滴水?似如下雨,原因至今无人解释。

回张掖后,我翻阅了有关资料。据记载:在南美洲一些热带地区,有一种所谓“雨树”,树冠呈顶状伞形,有奇特的树叶呈碗状,落到叶面上的液体都会被聚集想来,晚上叶面会卷起来,将聚集到的液体包裹其中,白天气温高时叶面会漫漫舒展开,聚满的液体就会溢出叶面,形成一种所谓的“下雨”现象。

据报道,我国浙江宁海天明山温泉景区内也有两棵会滴水的奇树。一棵是香檀树,生长在半山坡,一棵是冬青,生长在水库下游。开春后断断续续出现过滴水情景。宁波大学工程学院植物专家倪穗副教授也有一番解释,主要地树木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特殊结构有关。在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龙鸿村,也有一棵树天黑后下阵阵“细雨”,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据海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的六位专家调查研究,该树属紫草的厚壳树。傍晚聚集了大量蝉,尾部分泌类似雾状的水滴。同时,蝉刺吸植物时造成表皮破损溢出树汁也多,所以树下就出现晴天“下雨”的神秘色彩。

浙江和海南的“下雨”之谜都解开了,那么临洮岳麓山下的这些古树,柳树杨树为什么会下水珠呢?这层神秘面纱应予解开。

我认为:从自然环境来看,山下林木花草繁茂,青山绿树,山下洮惠清波微漾,古树都长在渠岸,水分充足,气候湿润。从我多年研究农作物耗水规律来看,叶面蒸腾相应增大,不同植物蒸腾系数各异。每株植物都有一种蒸腾拉力,当阳光充足,发出的新叶蒸腾作用就会增强,特别是夜间从地下吸取水分,这些过多水分,白天就会从叶尖边缘的排气孔中排出来,也叫吐水,特别百年之老树,自身能力变弱,湿度大叶面蒸腾作用不强时,所吸水分过多,就无法蒸腾而形成水滴下落。是否确切,还望专家们进一步探讨赐教。

火柴(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