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首《就义诗》是吉鸿昌将军临死时所作。
吉鸿昌将军(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
1934年11月,国民党特务勾结天津法租界工部局将吉鸿昌逮捕。后来又将他引渡到北平陆军监狱。蒋介石下达了“立时处决”的命令。1934年11月24日,天上飘起了雪花。吉鸿昌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捡起一根树枝,在雪地上挥手写下了荡气回肠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写完之后,吉鸿昌对特务们说:“我为抗日而死,光明正大,不能跪下从背后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喝令特务:“给我把椅子搬来!”椅子搬来了,吉鸿昌面对枪口坐下,厉声说道:“我要亲眼看到反动派怎样枪杀爱国者!”枪声响了,年仅39岁的抗日英雄就这样死于国人之手。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吉鸿昌被定为全党褒扬的革命烈士。周恩来总理在1971年指出:“吉鸿昌同志由旧军人出身,后来参加共产党,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迹出书。”1984年,在吉鸿昌烈士牺牲50周年前夕,扶沟人民在烈士陵园吉鸿昌烈士陈列馆前,为烈士塑了铜像。邓小平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鸿昌将军牺牲五十周年纪念辑》题写了书名。聂荣臻亲笔题词:“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永垂不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