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第一中学

家乡区县: 安徽省无为县

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秋,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副县级建制,校长魏文生。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学”、省“花园式学校”、省“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中等学校军训试点单位”、省“房改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市“园林式单位”、县“文明单位”等荣誉。

学校北依芝山,南濒绣水,仿古长廊逦迤环抱,月牙池、文化名人群雕等文化景点与主体建筑交相辉映,校园环境幽美雅洁。学校占地面积约98亩,教学用建筑面积超过38000m2,其中,三幢教学楼超过5000 m2,科学馆、办公楼、学生公寓超过25000 m2。四个化学实验室、四个物理实验室、三个生物实验室、五个多功能厅及手工制作室、演示实验室、音乐美术教室设置齐全;图书室、阅览室满足了师生阅读需要;实物投影仪配备到教室,提高了课堂教学现代化水平。无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无为一中的发展,于2011年2月正式启动新一中建设,根据县政府规划,新一中占地约240亩,建筑面积约100000 m2, 预设120个教学班。新一中建成投入使用后,优越的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提升无为一中的办学能力和层次。

学校现有73个教学班,其中高中62个教学班,初中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00余人。学校共有教职工251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9人,一级教师90人,省“教坛新星”3人,市 “学科带头人”3人,市“骨干教师”10人,全国高中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省高中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3人,师资力量雄厚。
2013年9月3日,省示范高中无为一中新校区在历时3年的工程建设后,迎来了首批入学的学生。无为一中新校园占地面积256亩,建筑面积逾10万平方米,预设120个教学班,建成后一次性可容纳6000多名学生。新校园建成投入使用后,优越的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提升办学能力和层次。新校区整体分为四个区块: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和行政集会区。

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创新,固本培源,学校素质教育正结出累累硕果。教学质量长期居全市前列:近十年来,高考二本达线数连年攀升,有12名学生相继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或吉林大学少年班,近十位同学获市、县高考状元。教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课题研究国家级立项1个,省级结题3个,省级立项15个,我校老师独力撰写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获奖的论文逾百篇。学科竞赛不断取得骄人成绩:计有60余位学生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王景昊同学勇摘全国化学奥赛银奖,填补了原巢湖市学科竞赛一项空白。
学校一贯坚持教育与教学并举,教学与教研并重。教学质量长期居全市前列:近十年来,高考二本达线数连年攀升,有12名学生相继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或吉林大学少年班,近十位同学获县、市高考状元,2004年、2005年连获巢湖市教学质量“贡献奖”、“进步奖”。在不断取得教学成果的同时,教学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学科竞赛不断取得骄人成绩:魏文生、周云等主持或参与的三项课题,完成省级结题;卢立新、陈修云等的课题实现国家级课题立项;陈修云老师自制教具获国家一等奖;徐晓兵、唐世喜、章腊华、周云等老师撰写的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获奖的论文逾百篇;刘春涧、阮方平、汪邦根、李惠民等辅导的六十多名学生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朱守友老师辅导的王景昊同学勇摘全国化学奥赛银奖,填补了巢湖市学科竞赛一项空白。

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勇于实践、倡导创新,狠抓质量、科研兴校,追求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思想,确立了“育素质全面特长显著的人才,办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学校管理科学化,思想教育系统化,教学要求规范化,校舍设备标准化的工作思路。2002、2003、2004三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达线人数连年居全县完中前茅,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屡创佳绩。此外,春有文艺汇演和球类运动会,夏有“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竞赛,秋有田径运动会,冬有师生书画展等,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这一切,拓宽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正形成“勤奋进取、求实创新、教学相长、文明和谐”的风尚,树立起“崇德、敬业、善教、合作”的教风,养成了“惜时、明理、博学、慎行”的学风。

周明飞(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