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化州闹市中的明朝古迹—大东系列

家乡区县: 广东省化州市

隐藏在化州闹市中的完好明朝古迹—“上院李氏大宗祠”是化州人的骄傲。
“上院李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位于化州河西商业步行街中段西侧商铺(原印刷厂)后面,惊现在闹市中的“上院李氏大宗祠”是散落在各地的整个上院李氏族几十万人的总祠堂。多位历史名人曾在“上院李氏大宗祠”留下历史足迹,包括有著名爱国将领、原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将军,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张炎将军,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时任国民革命军25师师长李汉魂将军,四野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将军。 虽经56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基本风貌尚存。大宗祠正门额“上院李氏大宗祠”七个大字,刚劲俊逸,是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民国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先生亲笔题写,可惜于解放后已被铲除。1940年2月3日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化州城,向化州扔下两枚炸弹,一枚击中该大宗祠,击穿水泥钢筋楼板后爆炸,宗祠局部炸毁,地面也炸出了一个大洞。这些痕迹至今还在,这是日本侵略者在化州留下的唯一罪恶见证。

上院李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由上院李氏始祖的八世孙、举人李宾发起倡建,明清时期曾经多次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扩建由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时任国民革命军25师师长、广东西北区绥靖主任的李汉魂于1932年发起和主持,于1934年竣工。上院李氏大宗祠现存总占地面积1263平方米,两层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建筑总面积1403平方米。正殿占地530平方米,宽阔高大,前面左右两侧是副楼,中间是约500多平方米的广场大院。整个建筑简洁大方,气势恢宏,是化州城内最早最大型的钢筋水泥结构楼房。

该大宗祠保留了始建时的正殿外墙,现保存完好的外墙古砖,为明朝时期制造,多处发现在古砖上刻有明显的“申一都第一里”、“吉一都第一里”、“进一都”、 “官砖宇”、“官砖张”等字样。这些“都”“里”是明朝时化州郡所设的下一级行政区域,清朝已废除,因而可以确切证明这些古砖是明朝所造,而且是很显赫的 “官砖”,无可置疑此祠堂也是明朝所建。最后重修虽然是钢筋水泥结构,但所用的材料和设计与现在的建筑技术已有巨大差别,对地方现代建筑发展研究也有重大价值。因此,这幢历经了560余年悠久历史的古建筑,是整个粤西地区所罕有的,具有不可估量的地方建筑发展及人文历史研究价值。

1939 年5月7日至1943年3月7日,日本侵略者飞机八次轰炸化州,共炸死炸伤无辜平民12人,炸毁烧毁民房、商铺近四十间和其他建筑物一大批,对化州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至今唯一遗留下罪证的是1940年2月3日轰炸化州时,向化州扔下两枚炸弹,一枚击中该大宗祠,击穿水泥钢筋楼板后爆炸,宗祠局部炸毁,地面也炸出了一个大洞。这些痕迹至今还在,这就是日本侵略者在化州留下的唯一罪恶见证,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爱国、强国教育景点。

1939年5月8日,著名爱国将领、原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将军(时任国民党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巡视化县时,其一行就安排在此大宗祠居住。当晚,蔡廷锴将军在州城军民联欢会上,发表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演说。

不久,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张炎将军又率领七区学生总队八百多人巡视南路,以此大宗祠为总部驻扎十多天,对茂(名)、化(州)、吴(川)各阶层代表和学校师生进行抗日救亡动员,广大群众深受鼓舞,从此,南路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经受了浴血奋战的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1939年5月7日至1943年3月7日,日本侵略者飞机八次轰炸化州,共炸死炸伤无辜平民12人,炸毁烧毁民房、商铺近四十间和其他建筑物一大批,对化州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至今唯一遗留下罪证的是1940年2月3日轰炸化州时,向化州扔下两枚炸弹,一枚击中该大宗祠,击穿水泥钢筋楼板后爆炸,宗祠局部炸毁,地面也炸出了一个大洞。这些痕迹至今还在,这就是日本侵略者在化州留下的唯一罪恶见证,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爱国、强国教育景点。

1942年,抗日名将李汉魂将军在回乡祭祖时,在祠堂广场发表了《御侮图存团结抗日》的演说,反对内战,主张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受其爱国思想影响,一时群情激昂,族内一批热血青年相继走上了抗日、革命的道路。大宗祠在解放前相当长的时期内,经常是地下革命活动的据点或临时指挥部。抗日战争后期(1942-1945年),张炎(时任广东第七区游击司令)、庞成(化县县长、十九路军旅长、化县自卫总队长)经常以该大宗祠为联络站和据点,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和发展抗日武装队伍。

解放战争时期,老革命家陈醒亚、彭中英、李郁、李一鸣、李植森等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游击队)、南路党特委的很多革命志士都曾长期在此大宗祠居住,以此作为秘密据点进行联络、宣传、集会等革命活动。李一鸣组织和领导的化南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前所有领导骨干曾数次在此大宗祠开会策划和进行宣传发动。因本族李一鸣的积极宣传发动,1945年1月的化南抗日武装起义队伍中有上院李氏青年200多人。上院李氏一大批有志青年如李忠、李周、李青华、李一雄(均为化州西湾村人,离休干部)等也主要是在此接受了革命新思想,相继走上了革命道路的。因此,上院李氏大宗祠也是革命的堡垒、革命的摇篮。

1950年春,解放海南岛战役备战期间,前线总指挥、四野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将军曾来访化州,在当时化县县长李郁的安排下,邓华将军一行在此大宗祠公馆客房住了一个晚上交代备战事宜,食宿接待均由大宗祠族内值守管理人李富(化州杨梅大塘边村人)负责。当时负责外围保卫工作的公安员李军轩(化州双牌村人)对后人经常提起过此事。上院李氏大宗祠为全国的解放事业作出过一份贡献。

“上院李氏”是一个统称,上院李氏是中国众多李姓中陇西李氏迁徙京兆(当时首都今之长安)房之西平堂李氏支脉,族谱记载之太始祖为唐朝皇族西平郡王李晟公 (公元727—793年)。上院李氏始祖为李晟公之廿二世孙承元公,祖籍江西吉安府卢陵县(今吉安县)后迁广西博白,宋时人,出任化郡(即化州,当时辖地为今化州南部及吴川、廉江全境)路判官,由于政绩显赫,离职时而致州民“遮道攀辕,依依不舍,遂卜居于化之犀湾上院”,即现在的广东省化州市长岐镇之西(犀)湾村东北侧。上院李氏自承元公开基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总人口近四十万,形成的自然村落已分布到附近的广东化州、湛江、遂溪、廉江、吴川、雷州、徐闻、信宜、高州、茂名、电白,广西博白、合浦、北海、北流、容县等粤西及广西南部及海南省等三省二十三县(市)。居住最集中、人口最多的仍是发源地化州市长岐镇,计有双牌、西湾、新丰、新塘、米能、南岭、东安、长岐、下山、中塘、石宁、东方等管区及相邻的杨梅镇、同庆镇,其人口数量占所在管区的全部或大部,是本族的主流;其次是吴川黄坡镇的平泽、岭头、苏村、蓝溪,湛江的市区、坡头、南三、遂溪、廉江和广西博白龙潭镇的蕉林,人口也较多、较集中,成为当地主要氏族。而散居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者更不计其数。

在化州长岐镇犀湾及双牌村之间又建有始祖祠(俗叫大宗)。解放后被改建为南安中学(现叫长岐中学),于解放后破四旧被全部拆毁改建,已不复存在。各地又有房祠、支祠、派祠。经740多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其子孙已达四十多万人,聚居村落遍布广东、广西、海南等三省十三县600余个村庄,散居国内各省市、移居海外者更不计其数。受其家族优秀传统影响,历代英才辈出,封建科举时代共有三名进士二十五名举人,乡绅名宦,闻名四乡。清朝末年废除科举以来,军政官员、专家学者、各界名流以及革命英雄、先烈、功臣也不计其数。可谓泱泱大族,历史辉煌。细看其族谱的宗仪、行述、诰敕、族规、族训等篇章,无不令人肃然起敬,不但名人辈出,而且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其实就是一部涉及面广泛的粤西地方史书。其“耕读传家”、“仁义处世”的教条,严谨而文明的文化道德教育传统,在积极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教育的今天,非常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借鉴。

据其族谱记载和有关历史文献资料探索,上院李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由上院李氏始祖的八世孙、苏村举人李宾发起倡建,明清时期曾经多次重修。最后重修扩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并举行隆重的入伙仪式。这次重修扩建由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时任国民革命军25师师长、广东西北区绥靖主任的李汉魂发起和主持,由时任化县一区区长的化州双牌村李辅乾负责具体督理。重修扩建工程以原来祠堂的原址不变,保留原有正殿旧外墙,增加前面左右两侧副楼,改原瓦顶平房为二层钢筋水泥结构楼房,并在正前面增加一口大池塘。重修扩建后的大宗祠,不但宏伟宽敞而且功能齐全。一楼正殿为学馆,供本族子弟读书;二楼正殿中大厅供奉列代祖先牌位、悬挂族人功名及封赐牌匾等,偏厅为议事厅;除此外,其余均设为公馆(接待用房),宽敞高雅,专供族内宗亲、名人因事需暂住之用,并有专人管理值守。

族中现存最有名的祠庙还有现属茂名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佛子祠”,座落于西湾村与双牌村之间的南安圩“佛子祠”,为承元公七世孙澈公于公元一四八八年创建。澈公,原名孔泉,字澄庵,二十七岁为明宪宗丙子举人,力大过人,文武双全,曾任山东沛县知县、江西临江通判,弘武帝曾御书表彰“文武名宦”、“黎民救星”,有很多故事代代相传。佛子祠左右两侧分别是“观音阁”和“洗太庙”,总面积约六百多平方米,建筑风格经典古朴,红墙青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气势轩昂,浓缩了粤西地区的建筑艺术精华。。

上院李氏大宗祠和上院李氏族的历史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有着560余年历史的大宗祠更是粤西地区罕有而珍贵的历史文物,见证了粤西地区所罕有的历史宗族文化。最近被茂名市广电文化局确定“是化州市历史底蕴的一个有力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保护对象。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engdadong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714629051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2714629051

梧桐子我为家乡代言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huazhou.html

大东(2014-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