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所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均较齐全的多科性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隶属湖北省教育厅,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 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黄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黄冈师范学院”。2014年1月,与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完成资源整合,形成了现在的多科性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坐落在黄冈市黄州区,由珠明山、银盘山、原鄂东职院校区、黄冈师院三台河以东所征土地建设的校区四个校区组成,截至2014年初,校园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近83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8.21亿元。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7000多台套,总值8000余万元,建有省级生物课实验示范中心;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40余个;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有各类藏书135余万册,设有国家一级“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站”;校园网络服务系统完善。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18人,在校学生28741人。
学校现设有20个教学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4个,专科专业13个,19个专业可授予双学士学位。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农、艺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1-2]
1905年创办的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由黄冈县三解元(黄冈县泗泊河)迁址到新洲大渡村,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设普师、简师班,培养中小学师名字
资。
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曾几度迁移校址,1945-1947年由新洲大渡村迁至黄州,1947年到1948年又由黄州迁到汉阳,1949年再度迁回黄州,学校虽历经辗转,校名则始终是“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
黄州解放后,黄冈师范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49-1950年,普通师范和艺术师范合并,组建黄冈行政区立中学师范部;1953年7月恢复成立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广济师范学校并入;1960年,学校更名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秋,黄冈大学、黄冈幼师撤销,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文革”时期,学校复名黄冈师范学校,挂着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两块牌子,1975年开始招收高师班。1977年秋,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由省政府批准成为大专院校。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从此,学校作为正规的普通高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6年,学校升格为副地级;1988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省教委下文,黄冈教育学院并入,学校的教育功能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学校远景[3]
1998年12月17日,该校的“专升本”考察评估以90%的高票通过专家评审,“专升本”获成功。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黄冈师范学院;2000年11月28日,黄冈师范学院在珠明山新校园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挂牌庆典。[4]
200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通过该评估的高校之一。黄冈师范学院已成为省考试院公布过的2008年具有自考招生资格的32所院校之一。
2006年开始,先后与长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有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18名。2012年4月学校正式招收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1年10月,学校“申硕”成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它标志着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实现了新的突破。
2014年初,黄冈师范学院成功与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完成资源整合,为创办综合性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