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有说法称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701年正月十六[1][2][2月28日]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开元十二年,血气方刚的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李白第一次登上采石矶,举目眺望:长江如练,天门洞开;青山滴翠,飞舟击浪。李白即兴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对采石矶的山水风物,李白赞叹不已,留连忘返。随后拜谒当涂青山谢公祠,怀着崇敬的心情凭吊和缅怀南齐诗人谢眺,谢眺笔下那些清新秀丽的诗句令李白击节叹赏,甚至“一生低首谢宣城”。李白终老于采石,民间传说李白醉酒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故事,又为李白之死涂上神秘而又浪漫的色彩。千百年来,人们为追随李白的足迹登楼凭栏,思贤怀古,缅怀一代诗仙。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josiewu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5956044.html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3484535144/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48453514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