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东邻北京展览馆和莫斯科餐厅,占地面积约86公顷,水面8.6公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中国开放最早、饲养展出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园。饲养展览动物500余种5000多只;海洋鱼类及海洋生物500余种10000多尾。每年接待中外游客600多万人次。是中国最大的动物园之一,也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动物园。
一、历史背景
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被称为“万牲园”[1] 。它的前身是清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试验场是在原乐善园、继园(又称“三贝子花园”)和广善寺、惠安寺旧址上所建。初衷是为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开通风气,振兴农业”。[2-3] 建成后的农事试验场占地面积约71公顷,除有不少精美的建筑物外,还设有试验室、农器室、肥料室、蚕室、温室、农夫住宅等。对各类农作物分为五大宗进行试验,分别为“谷麦试验、蚕桑试验、蔬菜试验、果木试验、花卉试验。附设的动物园面积仅占1.5公顷(即今北京动物园东南隅),最初展览的动物是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的端方,
自德国购回的部分禽兽及全国各地抚督送献清朝政府的动物约百余种。植物室内建有温室,并展出各种奇花异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6月16日,农事试验场全部竣工,开放接待游人。门票售价为铜元八枚,孩童、跟役减半。如需到动物园和植物园参观要另买票,动物园票价为铜元八枚,植物园票价为铜元四枚。在农事试验场的正门外东西两旁,各设有小屋一间;东边一间是售票处,有两个窗口,分别为南窗、西窗;南窗卖男客票,为白色;西窗卖女客票,为红色。西边一间是寄存物件处,如有大件、要件不便带入场中的,可以寄存此处。游人入场由东门进,分男左女右。进门后,有人验票、剪票。
由于农事试验场所处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又是京师第一座集动物、植物为一体的,带有公园性质的农事试验场,故开办之初,人流不断,十分热闹,甚至慈禧、光绪也两次来园观赏。农事试验场之名,很快盛传京师。
二、建筑古迹
畅观楼
北京动物园畅观楼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2年),是作为慈禧乘船延长河前往颐和园途中的一个行宫修建的,为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砖木混合结构二层楼房,周围有深外廊,山墙面向前开窗,屋顶内为阁楼。红砖墙体,局部抹灰及灰塑线脚并加以砖雕花饰。爱奥尼式柱,曲线形山墙上缀以球形装饰。正面两端转角处为八字形阁楼,上覆拱形铁皮顶。畅观楼建成后不久慈禧、光绪先后去世,实际上并未使用过。辛亥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来京时曾在畅观楼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的第一个规划方案就诞生在畅观楼,称为“畅观楼方案”。畅观楼在1990年代被改为“北京皇家俱乐部”,不对游人开放。
宋教仁纪念塔
辛亥革命先驱,中国国民党元老宋教仁在袁世凯的北京政府担任农林部总长期间,曾在农林部下属的农事实验场内鬯春堂居住。民国三年(1913年)3月宋教仁获选国民政府总理,被袁世凯刺杀。此后,在宋教仁住过的鬯春堂北面建立了一座2米高的“宋教仁纪念塔”,塔型采用古希腊方尖碑的形式,环塔四周种植柏树百余株。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因为宋教仁的身份为国民党元老,其纪念塔被毁,仅余二层混凝土基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