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紫沙小学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紫沙路70号。于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前身是私立勖新小学,由清华大学毕业生黄勖新于1920年创建。1936年更名为私立树人小学,建国后更名为私立新生小学。1952年与衍渭小学(江门市范罗岗小学前身)合并,称江门市第六小学。1955年定名为紫沙路小学,文革期间改称东风小学,1978年重新更名为江门市紫沙小学,1999年与江门市汲芳小学合并,定名为江门市紫沙小学。
学校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1600余人。2000年,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完善了计算机网络系统。2002年7月成为江门市首家北大附小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设备先进,建有多功能电教室,多功能综合音体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电脑室、语音室、自然实验室、家政室、美术室、围棋室、校史馆、生物园、游泳池……每个教室均配备了彩色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网络终端设备、校园广播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学校环境宜人,移步有景。古榕婆娑,富含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化、艺术化的育人特色。
学校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敢于超越,勇于冒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0年至今,学校承担了多个国家级实验课题,多个实验在市、区理想。2003年被批准为江门市首批创建艺术特色学校。2003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学校用强烈的文化意识,开发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底蕴,传承提升文化内涵。以校兴文化、文化兴校,开发多种智能,帮助学生发现其职能特点的职业和业务爱好。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质教育学校建设的研究》指导下,学校制定了以艺术教育激活儿童智力的开发,熏陶儿童的品格,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艺术目标。学校形成了“伊特多贫”的办学特色。弘扬“今天我以紫沙为荣,明天紫沙以我为骄傲”的精神风范,培养了大批优秀师生,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中国棋院两位院长亲临紫沙小学围棋训练基地挥笔题词:“棋趣”、“以棋益智”音乐铃声陶冶学生性情。学校正向着态度的学校、对话的学校、思维的学校、生态环境的学校、科研的学校、现代科技的学校的宏伟目标迈进。
我的能力秀:http://wm23.cn/solou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