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祖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

家乡区县: 江苏省崇安区

顾恺之(346-407),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约364年兴宁中在建康瓦棺寺壁作《维摩诘像》,容貌清羸,神态忘言,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义熙初年(405-418)任通直散骑常侍。

顾恺之博学多能,工诗善书精丹青。沉浸艺术,孜孜不倦,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绘画尝从师卫协,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兽、禽鸟,尤善点睛,自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所谓"秀骨清像",人物清瘦俊秀,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对后人颇有启迪。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毫,倍觉有神采。又为谢鲲造像,布以石岩之中,可谓别出心裁,其对此自云:"此子宜置丘壑中"。画中兴帝相列像,妙极当时。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云:"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顾恺之画迹甚多,可惜传世作品只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

《女史箴图》:传顾恺之的作品,现剩唐(8世纪)绢临本藏于大英博物馆,原为清宫藏画,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抢劫到英国。另宋代纸临本(一说为徽宗御笔)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现剩两幅宋朝人临摹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的,画中曹植和随从在岸上遥望水上飘逸窈窕的洛神和各种神仙怪物。其中一幅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幅被末代皇帝溥仪卷逃到东北,日本投降后散落民间,后被辽宁博物馆收藏;《列女仁智图》:《列女传》是汉代的名儒家学者刘向所写。顾恺之以绘画的方式传达了书中列女的故事。《列女仁智图》是宋摹本。在顾恺之的笔下,画卷中人物的神态、气质、身份被描绘得生动有趣,恰如其分。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绘画史上,魏晋南北朝(420-581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长期南北战乱,朝代频繁更替,使当时的文化思想格外活跃,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石刻、砖刻以及漆画等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开宗立派的专业画家、书法家,作为奠基中国绘画理论基础的"六法论"也在这一时期提出。在绘画上,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最具有代表性。

能力秀:http://www.wm23.cn/yxzhangjing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zhangjinghsg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jinghsg

梧桐子网页:http://www.wutongzi.com/uc/75054916.html

 

风尘雨@静(2015-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