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质地细密,花纹清晰美丽深纯雅洁,深受红木爱好者的喜爱。尤其带有“鬼脸”的黄花梨更是堪称佳品中的珍品,价值连城。
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木在受到伤害后留下的疤痕。因为海南地处沿海,常遭受台风和各种不利气候的袭击,所以在风雨飘摇中的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从而导致分枝较低或多叉现象发生。主干岁台风暴雨袭击向下弯折,阳光、水分和营养集中于主干,同一过程被狂风暴雨打击多次维持十年左右。这样主干和旁枝不断交替生长,互为主仆,这种现象对黄花梨的纹理自然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这样阻止不了黄花梨的继续生长。出来上述原因外,还有就是黄花梨木生长过程中产生树瘤或者木质产生变异,形成了各种奇异形状,有对眼型,还有双十字形状,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这些纹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十分迷人。
关于黄花梨的鬼脸,有广义和狭义上的分别,广义的鬼脸是通指黄花梨木材上的纹理,除了“鬼脸”外学术界还将其称为狸斑、花纹狸等,包括一些麦穗纹、蟹爪纹等,也涵盖了狭义的鬼脸纹。这些纹理通常明暗相生、轮廓清晰,可说每块黄花梨木上都有这类花纹。
而狭义的鬼脸是有严格定义的,并不是所有的黄花梨木上都有,也被收藏界称作为“真正的鬼脸”,被认为是最具鉴赏与收藏价值的“珍稀品种”。其稀有程度和自身价值都远高于其他一般纹理。狭义鬼脸的界定,重点落在“脸”上:要有脸廓、有眼鼻,类似于具体人脸或兽面的“脸谱式”花纹。这是大自然馈赠的宝物,如同需要千万年孕育、经受风霜洗礼而成的天然宝石,是完全自然形成的清水芙蓉。狭义的鬼脸通常层次分明、五官清晰,或似小童、或似顽猴,甚至是如《聊斋》中的精灵妖怪,其象形与灵动程度令人惊叹。
黄花梨的“鬼脸”,很像老气遒劲的古树或者木枝,是自然风霜摧残出的“病态美”。是经过了无数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灾难后形成的伤疤,南京博物馆收藏一件明代万历年间制作的黄花梨书案上,主人就十分真情地磕伤一首“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而为凭,逸我百年“的诗铭款,极致赞美了黄花梨那美丽的花纹,福祸所依,没有岁月的摧残,成就不了黄花梨的“鬼脸,同时也早就了黄花梨的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