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
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对山越人以招抚为主,德威并重,和亲通婚,娶山越女子为夫人。对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对愿归顺者,划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亦称“九龙里”。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
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死后,又由其儿陈珦、孙子陈酆、重孙陈谟继任漳州刺史,四代人前仆后继、鞠躬尽瘁,建设漳州近百余年,这在唐代乃十分罕见的现象。
另外,“开漳文化”广义上可代表“闽南文化”,从而与“妈祖文化”、“闽王文化”共同构成了福建省最具影响力的三大传统祖根文化,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精神纽带。
因陈元光将军的丰功伟绩,现在固始县以陈元光广场纪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