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乍浦船歌

家乡区县: 嘉兴市平湖市

乍浦船歌历史久远,主要传唱于渔民当中,是广大渔民在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民间歌谣。现仅存《渔民号子》和《乍浦码头》两首。

据乍浦老渔民回忆,《渔民号子》原本只是在拉船拉蓬时,随意哼唱,不成定规。1893年,乍浦重建南湾炮台安装阿姆斯脱郎铁炮时,为将大炮从海上拉至山顶,参加牵引的山湾渔民便开起了渔民号子。在喊唱号子时,一人领号指挥,百余人应号附和,终于将这尊重达16﹒7吨的大炮运至山顶。于是,渔民号子的旋律逐步有了定型。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在,会喊唱《渔民号子》的人已所剩无几。

《乍浦码头》是流传在乍浦的另一首民间歌谣。旧时,江浙沪一带庙会演剧遍及城乡,每逢迎神赛会时,除了不少外地民间艺人纷至沓来显艺、献技之外,更有许多本地民间艺人加盟助兴,他们演唱的民间歌谣有的讲述历史人文,有的讲述民间故事,一部分由外地传入,一部分则自己创作。由于内容贴近百姓,因此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乍浦码头》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自创民谣,据传,该词始作于1937年(民国26年),其时正值日本大肆侵略中国,民间艺术家就拿起文艺武器,以歌谣形式来反映这一历史事件。此曲流传至今,但会唱者已为数不多。

 

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lubeini

我的梧桐子家乡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kan/zhejiang/pinghu.html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shang681

Charles(2014-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