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处亚洲东北端,是亚洲的东北门户。它东临太平洋,是亚洲与北美洲、南美洲的最近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中国来说,它是北大门。中国历代王朝,都对其十分重视。明成祖称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从朱元璋到明成祖成祖朱棣,一直非常注意北部边疆的开发与防卫���大力开发北部边疆。在开发控制北方边疆上下足了力气。特别是到了明成祖朱棣,他在继承其父朱元璋统一东北之后,立即大力招抚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阿速江)流域的女真人与各部族。永乐元年(1403年)即位之初,就派行人邢枢、知县张斌前往几千里之外的黑龙江、乌苏里江(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州)至吉烈迷诸部招抚之。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在此地设立奴儿干卫。这是明王朝在黑龙江流域最早设立的卫。此后“敕使之至其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广大地区江东到奴儿干,明王朝设立了一百多个卫,形成了北部边疆前所未有的军事行政管理网络,这一地区成为中华大一统名副其实的组成部分。
设立奴儿干都司之后,巡抚奴儿干都司的历史使命,落在了内官司亦失哈的肩上。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永乐皇帝任命他为钦差,与被任为奴儿干都指挥同知的康旺(原东宁卫指挥)、都指挥佥事王肇舟、经历司经历官刘兴,“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这是著名的《永乐寺碑记》所记,也载于《明实录》永乐七年闰四月己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