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文楼汤包

家乡区县: 江苏省清河区

朝道光八年(1828年),位于运河东侧的古镇河下,同萧湖中的曲香楼隔水相望。登临文楼,观赏湖光水色,顿觉幽雅神怡,常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故由此得名曰“文楼”。由店东陈海仙的武楼酵面串汤包改制成水调面汤包,皮面筱薄,点火就着;包内馅心以肉皮、鸡丁、肉块、蟹黄、虾米、竹笋、香料、绍兴酒等十二种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温成液体,后冷却凝固。把冷冻后的馅心纳入包内,入笼而蒸,出笼汤包中的馅心成液体,用手撮入碟内,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后,食用时以餐具点孔,用嘴吸入,汤鲜美可口,弛明京都,流传百载。

 传说早在远古时代,有只螃蟹精因在天宫调戏仙女,被玉皇大帝打入凡间,居住在楚州城萧湖中,其不思悔改,继续作恶,使得萧湖碧水变黑,滚滚浊水不断上涨,到处一片汪洋,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一日,螃蟹精化成一位白发老人威胁河下镇主,说要使百姓不再遭殃,就必须每年重阳节时选送三名美丽少女投入湖中供其享用。为保一方平安,镇主只好忍气吞声地答应,百姓们个个怒目瞪眼,恨死了螃蟹精。从此以后,每年重阳节就是河下人们祭送少女的悲日。有一年,就在祭祀时,人群中冲出一名壮汉,壮汉名叫文楼。此人身材高大,臂力过人,手使八百斤重的青龙宝刀,勇敢地救下了三位少女。这可惹恼了螃蟹精,一时间,乌云翻滚,暴雨倾盆,螃蟹精乘风而来,用大钳夹住文楼的大腿,殷红的鲜血沽沽直流。两人搏斗了三十余回合后,文楼挥刀向螃蟹精的脑门砍去。螃蟹精应声身首异处。除掉了螃蟹精,英勇的文楼也因流血过多,壮烈捐躯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勇士,便在河下古镇修建了一处楼阁,取名“文楼”。作恶多端的螃蟹精虽然死了,但人们仍觉得不解恨。于是,人们撬开螃蟹精坚硬的盔壳,挖出其蟹黄油和白肉,做成蟹黄肉馅,用上等白面皮包而食之。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文楼汤包”。

孙琳sl(2015-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