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相传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距今1800多年)。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馒头之有馅者,北人谓之包子(意思就是说馒头没有馅儿,包子有馅儿)。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大小依据馅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称作小笼包,其他依次为中包、大包。常用馅心为猪肉、羊肉、牛肉、粉条、香菇、豆沙、芹菜、韭菜、豆腐、木耳、干菜肉、蛋黄、芝麻等,出名的有天津狗不理包子、开封小笼包、开封灌汤包、广东叉烧包、杭州小笼包,上海灌汤包、山东王老土大包。
原料:高筋面粉500克
配料:牛奶260克左右 酵母6克 温水少量
馅料:胡萝卜 油菜 鸡蛋2个 香菇 大葱 姜
调味:芝麻油 鸡精 盐 花椒粉 糖
步骤:
1、准备好面粉。
2、酵母用少量的温水化开,倒在面粉里,再倒入牛奶。
3、用筷子搅拌一下。
4、揉好面团,饧发30分钟。
5、准备好需要的蔬菜。
6、油菜用水焯一下,然后放入凉水中,把油菜的水挤干,切碎。
7、胡萝卜和香菇切碎,用油炒一下,鸡蛋打散,炒熟,把这几种配菜放在一起。
8、放入调味和大葱末姜末,拌匀。
9、取一小块面团,跟饺子皮差不多大就可以了,擀开,放一些馅料。
10、向上团起,从上面收口。
11、 如果觉得上面比较长,可以煎一小段,然后再用牙签压出花纹。
12、 锅里烧水,水开后,放入包子蒸5分钟即可。
小贴士:
1、原配方牛奶说是400克,但其实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当时做的时候因为对面食还很生疏,所以把牛奶全加进去了,后来又加了很多面粉来揉面,所以还是不要一次性把配方中的牛奶倒进去。
2、按照原来的方法,揉好面团后只需要饧发10分钟,就可以做皮了,但揉好面团后,还要准备菜菜,时间也不够,所以最终饧发了30分钟。
3、做这样的象形面食,面稍微和硬一些,饧发的时候也不可长,最后出来的包子会更易成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