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亲爱的丹东

家乡区县: 丹东市振安区

    那天一直下着雨,在高速公路上疾驰了八个小时后,到了丹东。

    十几年前到过这里,那时候在断桥边的一个酒楼里,品尝着当地的美食,还有一个懂得朝鲜族舞蹈的朋友即兴跳了一段,似乎那时候一直被隔岸的气息浸透,包围着,也不时谈论时空倒错的一些历史,话题大多是朝鲜战争的那个年代故事。此外,最有印象的,是住所旁边一家韩国人经营的面包店,总在飘出极其诱人的面包香味,让人垂涎。临走的时候,我还是禁不住走进去,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了几个,准备带上,店员是丹东的小姑娘,热心地介绍着,说这些都是刚刚出炉的,非常好吃。那以后,提到丹东,我就会不自觉地想到了烤面包的香味。

    以后的日子,因为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机会来这里,一晃就过去了十几年。

    其实,丹东最美的是银杏树,据说到了秋天,寒流来袭的时候,路的两旁都是金黄色,那景色最是迷人。上个世纪30年代初,丹东就把银杏树移植于街路两旁, 朋友介绍说,丹东市80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近千株,30年以上树龄的4000余株,这些被称为远古活化石的珍贵树木,如今被这个城市当做了市树。

    丹东很漂亮,在东北亚,没有比这个城市更漂亮的城市了。因为接连几天总在下雨,湿润的气候带来一丝丝凉爽,城市里有很多不高的山,植被茂密,加上鸭绿江水紧紧地依偎,夏季的丹东,是最宜人的了。这里离黄海不远,南行不到四十公里,就是黄海的最北端,也是鸭绿江的入海口,所以在这里,能轻易地品尝到新鲜的海味。我想这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和丹东媲美,拥有美丽的群山和一条江河,同时又离大海这样近。在元宝山上的黄海明珠电视塔上,你可以领略到这个城市的美。雨雾中,环视四野,你会发现这个城市被层层翠绿包围着;在蜿蜒中随处伫立着现代化的建筑,仿佛是江水和群山中的镶嵌,煞是美丽。隔岸便是朝鲜,是另一个国度,远处的那一片模糊的江山,也映衬着被称为红色的东方城市,让人们在对比中感受到了一丝丝幸福。也许,生活在老城区的人们会有一些抱怨,会因为老旧的楼房和贫富的差距而感到不满,但在我看来,都不足以影响我为这个城市的美丽而赞叹。应该说,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或多或少都会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而由衷地感到自豪。

    半个世纪前,鸭绿江的对岸发生了一场战争,也正是因为那场战争,丹东这个城市被世界记住了,被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记住了。她见证了那段历史,记录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鸭绿江的断桥连同这个城市所有的历史遗迹,都被打上了特殊的印记,让人们不断地怀念和反思,为那些死去的人,也为了将来的和平。当人们不再因为朝鲜战争而记住丹东,而是因为丹东的美丽富饶而记住丹东的时候,我想,那才是丹东人最希望的。从边境线走过,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的景致,不管你接受的任何信息,都会产生一种时空落差,也会体会到几十年前我们生活过得情境,那种错综复杂的感慨不由地把你带到历史的回味中。不管咋样,到了丹东,你就会不自觉地穿行于现实和历史的思辨之中,让这种复杂的思考折磨着,因为你无法逃避这个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变迁,无法逃避那奔流不息的鸭绿江和对岸那个国度。

    同行的人说,丹东是和北京在同一个纬度上的,只是习惯上我们以为她在东北方向。回来一看地图,确实,都在北纬39度和41度之间,但事实上,这里要比北京温润许多,确切地说,她是在北京的东边。那天晚上,从月亮岛一路向东,我走了很远,路过断桥的时候,小雨下了起来,在雨幕中看到色彩斑斓的大铁桥不断变幻着的轮廓,那一边是黑色,这边,却是灯火阑珊……

    朋友们说,秋天,来丹东看银杏树吧,我说,好,那应该是最美的景色

姞月(2015-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