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堂庙传奇——丹阳古镇探源

家乡区县: 孝感市孝南区

      百年名集朋兴店历来有着“五里三重庙,三里五道桥”的说法,其中当时最有名气的庙,当然要数朋兴店的“斋堂庙”。因为它是原来就坐落朋兴店的集镇上,位置就是现在丹阳古镇的丹阳楼墙角。由于它地处集镇闹市,人来人往,来庙敬香的人比别的寺庙要多,因此,此庙终年香火旺盛,信男善女,求子求福求平安的人常年络绎不绝。特别是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因为每年过年都要玩龙灯、狮子灯都要到“斋堂庙”来开光,听说“斋堂庙”的菩萨特别灵,凡是到此庙开过光的龙灯狮子灯,能说风就是雨,许什么愿就能应什么愿,所以朋兴店周围十里八乡的龙灯狮子灯都争着在这里来开光。为了争早争先有的湾上人起五更,有的干脆一晚上不睡觉,都是为了一个抢早,图个吉利。真是“木兰山的菩萨——应远不应近。”其实,当地朋兴店的人并不全信,因为当地人知道这斋堂庙的来历。斋堂庙又叫“翟程庙”它是一家姓翟的人私人出资修建的,听说这个庙也是和滚子河“落凤池”边的“观音堂”“腊树庙”前后修建的庙宇。


     孝感是出了董永这个孝子才改名为孝感县的,人们都知道孝感是孝子之乡,可是,“人上一百,各种各色”也不是孝感人人都是孝子,也有不讲良心,不讲孝心的人,这“翟程庙”的修建人就是一个不讲孝心的人。这还要从很早的明朝初期说起——有一个姓翟的人是离朋兴店不太远的翟家岗人氏。这个姓翟的人命很苦,从小就死了父母,家里有个哥哥对他还可以,就是个有名的“锡脑壳”怕媳妇,他媳妇是个有名的母老虎,不管跟谁讲口打架,总是要搞个赢头,如果,搞不赢就在对方的门口“一哭二闹三上吊”,湾上没有谁不怕她的。这回她公公婆婆都去世了,她想独吞家财,就搁不得这个小叔子,千方百计要把他男人的这个还没有成家的小弟弟赶走。正好他们湾上有一家喂鸭子的正要请一个年轻人帮忙放鸭子,这样翟老二就开始了他放鸭子的生涯。


     有年春夏之交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滚子河涨大水,翟老二放鸭子到了滚子河朋兴店的娘娘脚印桥,那河水猛涨,不一会就连娘娘脚印桥都快淹到了水里,马上看不到踪影。就在天快黑时翟老二在河边发现大雨中有个人正走到了娘娘脚印桥对岸的桥头时,突然桥就被大水所吞没了,大水还涌向了那人的双腿,眼看那人就要被大水冲走,那人也吓得进退两难,不知所措。就在这关键时刻,翟老二拿着放鸭子的长竹竿赶到了对岸桥头,向那人伸过长竹竿叫那人紧紧拉住竹竿,他冒着也会被大水冲走的危险,在齐大胯深的水中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人拉过了桥。当他救起那人时才知道,那人姓程,是一个朋兴店五十多岁的老裁缝师傅。昨天被对岸嫁姑娘的人家请去做了嫁衣的,今天完工后回家,刚走到娘娘脚印桥头,想抢着赶过河来,哪知道大水突然涨得这么快,差点被大水冲走了,幸好遇到了放鸭子的翟老二才救了一命。程裁缝感激不尽,硬要拉着翟老二到他家去喝酒,重谢。翟老二推脱客气地说自己晚上要照鸭子,不能去。程裁缝见那鸭棚还有个放鸭子的师傅,就主动去找那个师傅说情,并且说让翟老二吃完夜饭后还给他带吃的回,那个师傅就高兴地答应让翟老二放心地去程裁缝家吃饭。


     程裁缝领着翟老二来到他家,就向自己的老婆和女儿介绍说翟老二是他的救命恩人,并让老婆和女儿马上生火做饭,用好酒好菜来款待翟老二,席间宾主相互推杯换盏,大有不醉不收手的架势,他们之间年龄差距像父子,又像多年的至交,后来,程裁缝就问翟老二结了婚没有?翟老二就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了程裁缝,说自己连饭都很难混到口,哪里还能力接媳妇。他因为喝了酒就越说越激动,越说越伤心,还把自己嫂嫂搁不得自己的一些事都讲了。他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程裁缝的老婆是个非常精明的人,她人虽然在厨房做菜,但耳朵却听到了堂屋里的酒席上,她心里马上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原来程裁缝家没有生儿子,就只有三个姑娘,大的两个姑娘都已经出了嫁,家里还有一个幺姑,已经年满十七,人长得也不错,还跟着父母学了裁缝手艺,特别是会一手绝活——绘画绣花,老两口把这个幺姑视为掌上明珠,就打算招个女婿来养老送终,但不是高不成就是低的不就,一直没有合适的。今天,真是天凑其缘,这么英俊的后生,而且还算是孤儿,无牵无挂,又是自家男人的救命恩人,理应报答,所以,她就把自己的想法给正在帮忙烧火的幺姑讲了。聪明伶俐的幺姑也觉得眼前的这个放鸭子的小伙子的确不错,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就说一切听她母亲的。这样裁缝的老伴就故意让自己女儿端菜送酒,还叫她女儿去为客人斟酒。说起来也真是有缘分,这两个年轻人一见面就成了“一见钟情”,程裁缝虽然在劝客人喝酒,但也看出了一些道道来,就是当场没有说出来。后来,他的老婆故意问他还有酒放在哪里时,才把他从席上调下来了,然后就把她的想法跟程裁缝讲了,程裁缝当然高兴,说这真是不谋而合,他正有此意呢!酒足饭饱后,两方都趁着酒兴就把这婚事初定下来了。不久,翟老二就成了程裁缝家的上门女婿,从此,翟老二就不给别人放鸭子了。开始程家想让他做点别的事,可是他说自己习惯了放鸭子,其它的他干不好,于是自己买了几百只鸭子,自己放自家的鸭子了。他放鸭子再也不到处去流动放,他就在朋兴店周围塘堰河沟和收割了庄稼的农田里放,基本上能够做到早出晚归。而程裁缝家三口人照常每天给别人做衣服和绣花,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非常滋润,不久他的媳妇幺姑又怀了孕,程裁缝一家不知道有多高兴。可是,好景不长,就在幺姑就要生产时,又是一年的春夏之交,滚子河又涨起了大水。每年这个时候也鸭子产蛋的季节,翟老二就每天起早贪黑地把鸭子赶到滚子河一带去放,那鸭子们最喜欢这下雨涨水的时候,它们在雨水中你追我赶一个劲的撒欢,还能在田沟水滩捉到泥鳅、螺蛳、小鱼小虾,鸭子吃了这些东西当然肯生蛋。翟老二更是喜欢,他原来就习惯了在风里来雨里去的生活,根本没有把风雨涨水反正心上,而是每天照常把鸭子往滚子河边赶。这天下午他正想把鸭群往家赶,谁知有几只鸭子正在追一只小青蛙,那青蛙为了逃命,拼命地朝滚子河里跳去,那几只鸭子在青蛙后边穷追不舍,青蛙一下就跳到了河水里,几只鸭子也冲到河里去了。那河水正在往上涨,那鸭子到河水里很快就被大水冲跑了。在岸上的翟老二见了肯定舍不得,就将手里放鸭的长竹竿往河滩上一插,因为,鸭群只要见放鸭人的竹竿插在那里,就等于主人在那里,鸭子们就围着竹竿集结,就不会往别处乱跑。翟老二自己就立即沿着河边追去,当他跑到娘娘脚印桥就从桥上跳到河里去,正好有两只鸭子被水冲到了他面前,他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抓住了一只,正准备去抓另一只时,洪峰到来了,滚子河突然猛涨高了一人多高的洪水,一个巨浪猛地向他扑来,他虽然水性很好,但在这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潮水的冲击下,一下子被淹没了,人也搞蒙了,紧接着有被强大的冲力把脑袋撞到了石桥的桥墩上,当场就不省人事了,随着滚滚的流水流向了下游······
     朋兴店集镇上的程裁缝家的幺姑娘此时正在要临盆生产了,接生婆已经在房里叫幺姑的妈快点送艾蒿泡热水进去,不一会就听到小孩的哭声,程裁缝老两口大喜,老裁缝在堂屋里准备给祖宗烧香,他听到小孩的哭啼声就忙问他老婆:“幺姑生的是儿子还是姑娘?”老婆兴高采烈告诉他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外孙时,老裁缝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了,忙点香蜡纸草祭起祖宗来了。在最高兴时全家和接生婆都在盼望着翟老二放鸭子早点回,把他的媳妇给他生了一个儿子的好消息告诉他,可是,快到天黑还不见人和鸭子回来。程裁缝见此时天上雨也停了,就跑到滚子河边去找女婿伢回来。当程裁缝怀着喜悦的心情跑到滚子河边时,哪里能看见放鸭子的女婿,而是满满的河水滚滚自北向南流去,他到处望了好半天,既没有看到女婿的人影也没有看见鸭群。瞅了好久才看到了河边插着他女婿放鸭子的一根长竹竿,已经被河水淹了一半在水里了,他心里顿时就涌现出了不祥之兆,女婿可能出事了!于是他下水去拔掉竹竿拿在手里就上岸,沿着河水边跑边大声喊着女婿的名字,继续向下游找去······
到了大水退了,人们在滚子河的下游十几里的理丝桥的回流处才发现了翟老二的遗体,他的脑壳被撞破了一个大窟窿,就这样程裁缝家女儿幺姑就成了年轻的寡妇,刚出世的儿子也没有见过一面父亲就成了有娘无爹的孩子,算好有程裁缝夫妇外公外婆和母亲的照顾和抚养,他才长大。为了纪念他的父亲,程裁缝和女儿给孩子取名为翟成,因为他父亲是放鸭子的就取了个小名叫——鸭娃。

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gaozhengde
​个人博客:http://i.blog.sina.com.cn/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3979223950/profile?topnav=1&wvr=6

梧桐子~高正德(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