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三,朝拜上槎山

家乡区县: 孝感市安陆市

     槎山,在县东北四十里,脉自应山县四望山来,蔚然特起,上多怪石,望之青翠可爱(《湖北通志》)。顶有双井,大旱不涸。一井中有石鱼一枚,长三尺许,鳞鬣宛然,叩之其声清越。上为双泉禅院,有古桂二株,又有古柳一株,大数十围,已枯。山下尤多桂,馨逸异常,卜居者称乐土焉。”
槎山,位于安陆与广水两市交接处,距安陆市区20公里,南北纵长达十多公里,海拔高度332米,相传为秦始皇赢政发怒时,把它从陕西挥鞭抽到此地而“槎”开得名。槎山向为安陆名山,声名远播,自古为风光名胜之处,古籍记载其独具特色的景观有四:

     一是双泉灌寺。槎山顶有两口四季不干涸的泉眼,所以槎山佛寺得名双泉寺。传说,唐初担任襄州都督的尉迟敬德奉命寻找风水宝地建立寺庙。他从武胜关沿途游到槎山,见风景秀丽,双泉清流,别有天地,决定在槎山修建寺庙,取名“双泉寺”。


     双泉寺是安陆最早建立的佛教名寺之一。据清同治年间陈廷钧编纂的《安陆县志补正》一书记载,双泉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约1600年。清道光《安陆县志》记载,明英宗时期曾重建双泉寺,铸造铁香炉、大钟。槎山双泉寺是古代安陆、应山、孝昌一带颇具影响的古寺,历史上信众络绎,香火鼎盛,佛事兴旺。
     槎山佛寺源流属禅宗的一支曹洞宗,从德字起号派三十二字:“兴振家业,钦遵佛崇,禅中静智,寂照双融。真谛现前,绍隆洞宗,阐演圆教,济渡无穷。”槎山双泉寺由眉山霈祖庆字下另续派三十二字:“法源广昌,妙觉禅定,智德普宏,慧朗祥顺:心珠晃耀,性天莹净,嘉谟人猷,积通律论。”
     二是井底双鱼。槎山另一奇观是双泉寺门前及庭中各有一眼深井,常年碧水盈盈,甘甜可口。民间传说此井水沾染了佛门清净之气,因此特别清澈,喝了有延年益寿之效。民谣传唱:“喝了双泉水,百病皆消褪。”旧时,每到民间节庆“三月三”,远近百姓多有到双泉寺烧香拜佛,求取灵水。最奇妙的是,两口古井之中,井底岩石天然形成石鱼造型。两井之石鱼合成阴阳双鱼,暗合术极八卦之象。信众、游客争相围观。


     三是枯树无影。据说,古代双泉寺山门前,两株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挺拔并峙,粗数人合抱。传说太阳照着此树还无影子,只是这影子在陕西一家富贵人的庭井里显现,该主遍寻天下才得以把这棵显灵的桂花树找到。“桂树无影”便成为安陆历史上的一绝。久而久之,民间以讹传讹,说是“枯树无影”。
     四是响石如钟。这一景观与井底双鱼相辅相成。石鱼在井中鳞须可见。轻轻叩击,阵阵清脆的轰鸣有如洪钟,悦耳动听。据清道光《安陆县志》记载,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人们在槎山双泉寺铸造有大铁钟。
     槎山为历代文人雅士揽胜寻幽、观光吟咏之所。尤其双泉寺建筑宏伟,十分壮观。寺前泉水潺潺,周围古木参天,漫山桂香扑鼻,令文人墨客诗兴大发,争相题咏,留下精彩诗文作品。
元代诗人成廷珪有诗《槎山歌为胡云夫作》:
校引:广西宪史云夫家于德安之槎山累世矣,至正十二年秋,中台计事,回至广陵,闻汉上兵后山居亦荡然已,慨然思亲而不可归,冯太守书‘槎山’二字为赠,朝夕展玩,姑慰其心,因题卷后。
淮水源出桐柏山,东流入海何时还?
胡君引水种秋秫,筑室正在槎山间。
槎山青空白日静,胡君意与云俱闲。
汉东一夕风尘起,云亦高飞几千里。
山间有家不得归,却过扬州饮淮水。
饮之为洗冰雪肠,今我不乐思故乡。
驱车明发度远道,广海又在天一方。
思亲恨不归来早,梦中只说槎山好。
他年归隐奉亲欢,白头同向槎山老。
明代何迁《游槎山》诗:
长夏三花静,青山五蕴空。
揽衣向仙侣,歌若月明中。
清康熙《德安安陆郡县志》纂修者沈会霖《咏槎山》:
萧萧古木万峰颠,二鹤云浮宛宛连。
自吐紫烟生石壁,谁怜青嶂老芝田。
钟声夜渡霜前月,谷响时鸣雨后天。
碧落远依仙掌下,好从银汉问张骞。


      槎山名人还有清乾隆年间的胡绍鼎,胡绍鼎字雨芳,号牧堂、牧亭,德安府槎山人氏,乾隆十九年甲戌科(1754)会元,后中进士,任散馆授编修,升浙江道御史;乾隆三十三年充云南副考官。胡绍鼎是乾隆皇帝宠臣之一。清乾隆二十七年,“圣驾南巡,进献诗册之胡绍鼎……各赏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两个。”清同治年间陈廷钧编纂的《安陆县志补正》,记载了胡绍鼎所作的《槎山石泉序略》:“山中泉最甘美,煮以茗,投以果筍益清。一泉在山壁落下,有石池承之,冬夏不竭,亦曰珍珠泉,谓其滴碎也。汲以饮,可供数人。一山岭有石池,常注清泉,亦曰云濑。今土人无知其名者。”
      1946年,由于战乱,双泉寺毁圮。新中国成立后,双泉寺的修葺得到重视。1992年,当地成立了双泉寺旅游区和双泉寺槎山茶场两个管理委员会,在原寺旧址上理修双泉寺。修复后的双泉寺有砖木结构正屋5间,膳房和管理人员住宅3间,占地约1600余平方米。寺门的墙壁上悬挂着历代名人题咏槎山的诗作。寺院内著名景观正在规划修复。原已湮灭干涸的“双泉”已凿穿。“响石”和“枯树”也除去了上面的污渍。今日的双泉寺森林环绕,茶园吐绿,百鸟欢鸣,是人们理想的休憩游览之所。“三月三,上槎山。”每至农历“三月三”,槎山便车水马龙,双泉寺人头攒动,呈现游客蜂拥、旅游繁荣的壮观场面。

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gaozhengde
​个人博客:http://i.blog.sina.com.cn/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3979223950/profile?topnav=1&wvr=6

梧桐子~高正德(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