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是情,猪血丸子伴君行!

家乡区县: 湖南省邵阳县

一、特色简介

亦称血粑,是邵阳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猪血丸子亦称豆腐丸子或豆腐圆饼。始于何时并无具体记载。据说源自于六百年前,产地遍布邵阳地区,旧城“宝庆猪血丸子”。但正宗的以“血粑豆腐”命名的传统丸子只产于隆回县北部一带,其特色独具者产于隆回“四都”地段,称为“四都圆子”。隆回县旧分“八都”,“四都”其一也,即今日七江镇一带。
以正宗“猪血丸子”命名的传统丸子则产于临近湘西的新邵与新化地段。此地与隆回等地旧属宝庆,故外地将“猪血丸子”、“血粑豆腐”统称为“宝庆猪血丸子”。

二、制作方法

1.先将豆腐放筐内滤水,把猪肉切碎、鸡蛋煮熟。
2.将豆腐揉成糊状,加入肉末、猪血(留250克上色用)、食盐、辣椒粉,搅拌均匀。
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
3.把拌好配料的豆腐糊分成16等分,捏成坨,每份包入一个去壳的熟鸡蛋,搓成圆球状。
4.逐个将丸子外面粘上一层鲜猪血,平摆在木板上,放太阳下晒干(要晒二三天,如怕变质,可烘干)即成。
产品特点:做好的猪肉丸子,形圆色黑。食和时切成3毫米厚的片状,蒸煮皆可,佐酒下饭均宜。这种丸子易贮存、携带,如贮藏得法,可放至第二年的五六月份。
----记忆中的制作方法:(不对请帮忙改正,毕竟十多年了。旧记忆)
前天晚上将黄豆净水泡松
当天早上杀好猪,将血装好放盐调匀。
用石磨磨豆腐,过滤渣,煮熟,放石膏(不能够沾盐,否则变不了豆腐),静置,成豆腐花时使用模型滤水,上面使用石头压榨水。
晚上,采用五花肉,将肉剁碎,有的放辣椒,有的放橘子皮等调味料。
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8张)
然后用手将肉、豆腐、猪血、调味料和匀,搞成 15CM-20cm的椭圆形,大的长度有你键盘那么宽,放到早准备好的窄口笼子里面的稻草上。每个丸子都必须压整,否则后面容易变质。
完后,挂在灶上方,下面烧火,因为是冬天,做饭菜都是烧柴火,利用余热烘干,一般不会变坏。烘干后都变得好小,可能只有原来的一半大。

三:菜品故事

相传,宋朝年间,在如今邵阳这块土地上住着一对孤儿寡母,家中男人早年因病去世,这位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着自己的儿子。母亲为了让儿子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便把儿子送到云山庙里面与和尚一起习武。习武很辛苦,可是跟和尚住在一起又只能吃素。母亲眼看着儿子一天天瘦下去,很是心疼。寻思做些荤菜送去,以改善儿子的生活,却又怕庙中方丈不允,以至终日闷闷不乐。整日愁思苦想,终不得妙法。一日,她从集市归来,见一人家杀猪,突发奇想,急中生智想到把猪血加在水豆腐里面,即可解荤腥之馋,亦可避佛门戒律。当即讨得猪血、买来水豆腐回家,将豆腐捣碎,拌入猪血,再把豆腐捏成球状,挂于柴火灶上薰干。再从外表看去,只是一团黑糊糊的东西。这位母亲把这黑糊糊的东西拿到庙里面送给和尚们和儿子吃。方丈纳闷,寻问为何物?母亲回答,是用水豆腐薰干制成,方丈于是再无异议。和尚和母亲的儿子吃了这种黑糊糊的东西做的菜,感觉很好吃,每顿都能多吃几碗饭。这样练起武来,更加有劲了。于是,这位母亲就定时送这种黑糊糊的东西到庙里面给他们做菜吃。后来这位儿子习武下山后,参加朝庭的武艺招考,一举夺得武状元。这时,这位善良的母亲才告诉大家,她那种黑糊糊的东西不仅仅是用水豆腐做的,里面还加有猪血的。但是,也没有人去责怪这位善良的母亲了。事情传开后,邵阳人各家各户就开始做起这种黑糊糊的东西来了,并给它取个名字叫“血粑”。因其味美,更兼食用后即可高中状元之传说,所以民间历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ps:要吃正宗的猪血丸子还是得来邵阳呦!保证让你的味蕾得到前所未有的盛宴!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mysunshine1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871041640?source=blog

彭艳(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