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始见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零阳县,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属天门郡,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天门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
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县辖32个乡镇,据公安部门统计,2008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304324户,澧县总人口880002人,总面积2107.3平方公里。
治所亦因建置变异和战祸水患迁徙无常,至明洪武五年(1372),定治今城关镇未变。境内区划,也随建置不断演变。民国以前,州辖数县不等。民国初置县后,全县设20个区,区辖团;民国23年(1934),实行区、乡(镇)体制,编制保、甲。至民国38年(1949),全县设22个乡镇。新中国成立初,承袭民国建制,设区、乡(镇)保、甲,1950年5月设小乡、村,废保、甲)。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建乡,实行区、乡(镇)、村、组体制。至1989年,全县设6区、28乡、9镇、637村(居委会)。澧县现辖15个镇、17个乡:澧阳镇、张公庙镇、小渡口镇、梦溪镇、复兴厂镇、盐井镇、雷公塔镇、大堰垱镇、王家厂镇、金罗镇、码头铺镇、方石坪镇、甘溪滩镇、火连坡镇、九垸乡、官垸乡、永丰乡、如东乡、澧澹乡、澧南镇、澧东乡、涔南乡、大坪乡、道河乡、双龙乡、宜万乡、车溪乡、中武乡、闸口乡、洞市乡、杨家坊乡、太青乡。县人民政府驻澧阳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