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历史人物《二》

家乡区县: 湖南省宁乡县

朱剑凡 (1883—1932)教育家。曾名家纯。长沙宁乡人。留学日本,回国后毁家兴学,创办周南女子学堂。1919年投入“五四”运动,创立健学会,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1920年选为省议员,参加国民党“一大”,历任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常委、湖南省政府委员、长沙市政筹备处主任等职。“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抄家和通缉。1930年随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自由运动大同盟。后患胃癌去世。

周震鳞 (1875—1964)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宇道腴。长沙宁乡人。早年入两湖书院,与黄兴同学,又与谭嗣同、唐才常友善。毕业后在宁乡、长沙办学,多有成就。1904年在长沙参与创立“华兴会”,次年加入同盟会。不久留学日本。1907年归国,从事革命活动。袁世凯专权、汤芗铭督湘时再次出走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因与蒋介石意见不合,消极处世。抗战胜利后任“湘鄂赣宣慰使”。1949年响应湖南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沙,二人志同道合,成为挚友。19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苏区。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参加了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王文清(1688—1779)清经学家,教育家。湖南宁乡人。字廷鉴,号九溪。清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岳州府教授。以母丧丁忧伤。乾隆二年,召试博学鸿词,未入选,以荐为三礼,律吕各馆纂修官,补内馆中书,拣选升宗人府主政。敕授承法郎加一级。例授奉直大夫,考授御史。告养回籍后,曾二任岳麓书院山长,时至九年。卒后嘉庆二十年入祀岳麓书院山长祀,是岳麓书院有声望的山长之一。以经学和办教育闻名于世,称他“独治朴学,淹贯辟籍,卓然为一代鸿儒“,为湖南“四王”(即王夫之、王文清、王闿运、王先谦)之一。卒年92。著有《周易中肯》、《三礼图》、《周礼会要》、《丧服解》、《仪礼分节句读》等。

zhang chun hua(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