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山

家乡区县: 镇江市京口区

镇江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著名的金山、焦山、北固山,沿江屹立,风景秀丽壮观,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长卷,统称镇江三山。

金山位于镇江市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面积41.6公顷。金山风景幽绝,形胜天然白蛇传说金山,自古为我国游览胜地之一。古代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称誉。唐代张祜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原为扬子江中的一个岛屿,由于“大江东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名胜古迹甚多,俯拾皆是。玲珑秀丽的慈寿塔立于金山西北山巅之上,高30米,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处,仿佛把这座山都拔高了。砖木结构的塔,上下通行,每一层八面都有走廊和栏杆,八面通风,面面有景,层层风光不一样,宋代王安石诗云:“数重楼枕层层叫,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再如楞枷台、妙高台、观音阁、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皆依山旁势凿岩而建,构思神巧,令人赞叹建筑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艺术。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十六日雪中渡江》云:“故人折简近相招,一舸横江路不遥。醇酒暗消京口雪,大帆平压海门潮。扬州灯火难为月,吴市笙歌剩此箫。那管风涛千万里,妙莲两朵是金焦。”将金山比为一朵美丽的莲花。

在“天下第一江山”题刻照壁的辉映中,甘露寺的寺门轻轻开启,二边是清末名书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画家苏涧宽用篆书所写的一副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既表达了北固山的雄秀气势,又点出了甘露寺的建筑年代,其上的横批则为“南徐净域”,可谓言简意深,寄托无限。甘露寺的建筑特点与金、焦二山不同,采用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凌空飞阁之势,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在寺中众多的建筑中,最著名的是清晖亭、铁塔、多景楼和祭江亭。

焦山原名樵山,高150米,周2000米,位于市区东北,岿然耸立扬子江心,与对江中浮玉焦山岸象山夹江对峙。相传东汉末年,陕中高士焦光隐居于此,皇帝三下诏书而不出,宋徽宗为纪念焦光赐名此山为焦山了。又因绿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帮又有一名称“浮玉山”。 山东北有两座小山一近一远在江中洲上,叫作松廖山和夷山。好像两块石阙守卫在古代大江入海的海口,故而又称“海门”。焦山,系“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焦山山水天然真实,焦山耸峙于江心,似“中流砥柱”、“镇江靖涛”,气势磅薄;加上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山上古木葱荣,石刻林立,寺庙建筑皆掩映于老树葱笼之中,所以有“焦山山裹寺”之说。古人曾以“金山以楼阁胜,焦山以树碑胜”来评价两山,看来不失公允。焦山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被称为“碑中之王”、“大字之祖”的《瘗鹤铭》碑为稀世珍宝;焦山多禅寺精舍亭台楼阁。比较有名的有定慧寺、别峰庵等十多个庵寺。郑板桥有诗云:“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亭台楼阁有华严阁、观澜阁、吸江楼等,这些古建筑精华点缀江山,在自然山水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因此,古人又称焦山十六景:华严月色,定慧潮音,山门松影,庵院槐阴,海云墨宝,石屋藏铭,西岸远景,东麓新林,江亭礼佛,岩洞寻仙,自然问道,安隐栖禅,危楼观日,枯木品香,香林花圃,别峰里园。焦山还具有珍贵的“四古”。分别是古寺庙定慧寺,古树六朝柏、宋代槐、明代银杏,古碑刻《瘗鹤铭》和古摩崖石刻。

chenyao(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