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一种语言,能如此打动你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行唐县

你学会了普通话,你精通英语,甚而你学了很多被认为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语言:法语或意大利语……你也许你学会了很多国家的语言,然而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一种语言,能如你自小长大的故乡方言那般,烙刻在你的心里,能让你在最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脱口而出,流利表达。
再没有一种语言,能如此打动我,于我来说,便是行唐方言。
我记得我读过一篇文章,是写关于行唐话的,我没有专门对自己的家乡方言进行过研究,我也不认为它美丽动听,相反,它语气偏硬,发音难听,甚至还带有很多不雅词汇,然而,它是我真真正正的母语,是我认识这个世界的语言。在我最一开始认识世界的是时候,我认为“妈妈”不叫“mama(一声)”,而是叫“妈 ma(一声转二声)”。
它记录了我的世界最一开始的样子,我不可能会讨厌它,就如你对你的方言,也许你会拿它开玩笑,可却从未打心底里丢弃它,它始终是你连接家乡的那根最坚韧的纽带,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说起它,你就会想起你的故乡。
抒情到此结束,下面我把那位作者写的关于我们行唐话的文章拿出来供大家评赏。

大约十多年前,我县举办一台晚会,那台晚会有许多人参加演出,其中多是在我县音乐、戏曲、舞蹈等方面很有影响、很有声望的人。但是,人们都不曾想到,整台晚会的亮点全被一个由两个小孩子表演的节目夺去。那个节目,就是两个小演员自编的相声——《行唐话》。
舞台很简陋,录音、录像效果也不大好,但此节目演出并由县电视台播出后,立即在全县风靡一时,连小孩也会惟妙惟肖地学上两句“你吃啦饭啦不?”、“俺上石家庄来哎!”(这只是字面的表述,行唐话读音决非如此)。如果当年行唐也搞评选全县年度十大有影响事件的话,这个节目无疑会高票当选。
后来,县文化馆又搞过一个以行唐方言为对白的歌舞节目叫《三妯娌赶集》,也是夺了外请著名演员的风头且成了多场文艺演出的保留节目。
这两个节目之所以取得意外演出效果,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说惯听惯了的语言拿到舞台上去展开陈列,造成与舞台标准语言的巨大反差而产生出见怪不怪、不怪反怪的效果。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在因素,就是行唐人对行唐话的特殊感情。
也就是这两个节目的启发,使我对做为行唐这块地方的社会文化生活主要交流手段和表达工具的行唐方言的形成、分布和特点产生了兴趣,忍不住想作一点儿探讨。
首先说行唐方言的分布情况。行唐方言大致可分为四个(或五个)区域。覆盖全县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即从西北山区直到东部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通行的是行唐的主体方言;东南部即县城以南从北高里向南沿磁河北岸向西延伸一块不算小的地方,使用的则是非常切近新乐口音的方言,如果细化的话,这个“新乐口音区”还可一分为二,即以习村为中心的“只里音区”与以安香为中心的“安香音区”,虽然都近新乐口音,但细听还是有区别的,分为两个语音区亦可;北边是切近曲阳口音的一小片地域,大概也只有团山、孤山、西石邱及再向南的水泉、科头等几个村庄,人们用语言交流时除没有那么频繁而浓重的“儿化”倾向外,语调是与曲阳话大体相似的;还有一个更小的语音区,是翟营乡西部的南霍营,人们使用的是灵寿口音。

一个面积并不太大、人口并不太多的县份,何以会同时并行着几种不同方言?我推测,这其实是政治和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历史烙印。
首先,它是地域的变迁所留下的遗陈。比如县域西南一角,与灵寿仅隔一条窄窄的磁河,而且,南霍营村是1957年才由灵寿划入行唐的,距今仅仅半个世纪,那一带仍保留明显灵寿口音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再从地理位置上来分析,因物质生活需要所进行的交流在语音分布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北面,团山人、科头人到曲阳的沟里镇赶集,要比到本县的口头镇、南桥镇近得多;东南面,习村距行唐县城和东长寿镇各十五华里,况且还有新乐一个有集市的青同镇近在咫尺;安香到化皮镇,步行也不过两袋烟功夫,比到行唐县城要便捷许多;而南霍营一带,向西过河便是灵寿县的西北重镇磁峪。这种物质交流和经济信息沟通的结果,便是两者语音的相互摹仿并逐步同化。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便是亲缘关系的相互影响。只要略作调查就不难发现,这些异化于行唐主体方言的语音区,与相邻外县的婚姻关系比例较非异化区要高了许多。
如此看来,语音问题抑或通俗点说一个地方的土语土音的形成和分布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地理位置、经济活动、人际关系等,都是形成这一社会和文化现象的重要潜在因素。
我时常感到,一个地方的方言,包括它的语音、语序、用词、造句、惯用语、专用语乃至明显的语病或不雅之词,沿用多了,便成为一种这个区域的共同习惯,每天都在说,说话时并没有谁先考虑一下该怎么发声、怎么用词造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进行的,但这并不影响语言成为生存中仅次于空气、阳光和水的第四基本要素。空气,人们在呼吸时大概不怎么去分析它含氧、氮各多少;阳光,人们在感受它时大概不会去思考七色光谱的排列顺序;水,人们饮用它时大概更想不起它的分子式。
然而,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可能就恰恰是最主要、最须臾不可离的,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它们的无比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比如,空气对于雪域高原上的施工者,水对于戈壁荒漠中的跋涉者,阳光对于久困地下的遇难者,语言对于长期离群索居的孤独者……

bianmeng(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