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名俗三

家乡区县: 四川省苍溪县

 3、中秋送瓜
在广元市苍溪、剑阁、阆中三县交界的白桥、合林等乡镇一带,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俗习——中秋夜送瓜。
每年的农历八月,川北山乡秋高气爽,丹桂竞放,瓜绿果熟,谷黄稻香。一年辛勤劳作的农民,用热汗迎来了好收成,谷满仓、粮满囤、瓜果满架,大人们忙着碾米、推面(旧时川北农村用石碾碾米,用石磨磨面),备办酒肉迎接中秋佳节的到来。孩子们则成群结队,白天游玩于清溪小河边,入夜嬉戏于晒场院坝中。从八月初十起,每当皓月临空,银光遍撒山乡的时候,更增添了孩子们玩耍的兴致。他们聚集在晒场或草坪上,玩起了“过家家”、“藏猫猫”、“老鹰捉鸡”、“蛇抱蛋”、“背案板”、“跳拱”等儿童游戏。跑累了,闹够了,大家席地而坐唱起了童谣(儿歌),  流行的童谣有下面一些:
《打铁》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拿来剪窗花/一剪剪个胖娃娃。
《摇船》
摇船/过河/过河去/接舅母/舅母不在家/黄狗啃锅巴/拿起棒来撵黄狗/一撵撵到凉风垭/碰见舅母回娘屋/背上背个胖疙瘩。
《接姑娘》
月光光/照山乡/嫂嫂起来蒸糯米/哥哥起来拐豆浆/娃儿闻见糯米香/打起锣鼓接姑娘/姑娘姑娘不要哭/转过湾湾就拢屋。
《闷干儿子》
干儿子/一十五/背上措背黄泥土/土喃/栽了秧/秧喃/长了谷/谷喃/碾了米/米喃/喂了鸡/鸡喃/下了蛋/蛋喃/蛇吃达/蛇喃/钻了草/草喃/喂了牛/牛喃/剥了皮/皮喃八崩了鼓/乓咚乓咚打下府/闷干儿子好造孽/接个婆娘二十五。
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夜里,孩子们既不做游戏,也不唱童谣,悄悄聚集在晒场上,听从几令大孩子的指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借着月光,潜入各家各户堆放南瓜的地方去“偷瓜”,被“偷”来的南瓜又被送到各家各户的厨房里。奇怪的是,八月十五这天夜里,村民们都关门不闭户,养狗的人家将狗关好,被“偷”瓜的人家明知有人“偷”瓜却佯装不知。得瓜的人家明知南瓜来历不明也欣然接受。于是,第二天早起各家各户厨房里都有了几个大南瓜,女主人喜笑颜开切瓜、煮瓜。中午,吃饭的时候,当家男人要盛满南瓜饭递给女人,女人并不推辞,高高兴兴吃下了这碗南瓜饭。中秋送瓜这一习俗始于何时已无从稽考了。但据合林乡一万姓老人告知笔者,中秋偷瓜送瓜并无大人干预,小时候跟着大孩子干,长大了又带领小孩子干,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
中秋送瓜这一习俗,与民间希望子孙发达、人丁兴旺的愿望有密切关系。村民们认为,南瓜是高产的植物,稍加培育,夏秋之交便会果实累累,于是“多吃南瓜,生起娃来疙里疙瘩”的信仰,促使这一独特民俗得以流传。

Anoy(2014-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