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棋盘岭的传说

家乡区县: 泌阳县

 

白云山古名青龙山,主峰白貌跺是龙头,昔以“貌跺龙容”列为泌阳八景之一。山脉逶迤而东,群峰叠翠。距主峰东10公里外,约为龙后背的山岭平坦处,端放着一石刻围棋棋盘,这就是著名的棋盘岭。

棋盘岭坐东于泌水源头上,位于泌阳县铜山乡和板桥镇分界处,岭南水注入汉水、岭北水注入淮河,有一条弯弯的羊肠小道通过棋盘岭连接山岭南北。岭南3公里有万峰寺,过江庄便可达于棋盘岭。往北下岭为“之”字形石径,人称十八扭。走3公里经响水潭可至大麦冲村。山路虽然险仄,但自古至今是岭南岭北的通道。

在十八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有一次,岭北一人去岭南拜访朋友,想买岭南一架山。走到十八扭下,见到一个金犁子、一个金耙,一转身金耙不见了。又一转身到岭上金犁子也不见了。扭了两趟,累得浑身是汗。在岭上凉风一吹,那人幡然醒悟,贪心不足蛇吞象,人间事情不正是如此吗?经此点化,那人打消了买山的想法。

棋盘岭的棋盘石两米见方,厚30厘米左右,中刻19×19的方格,纹理清晰。棋盘刻于何时无可考评,据明嘉靖《南阳府志.山川.泌阳县》记述:“棋盘岭,县东北八十里,与截军山对峙。”可知明代时棋盘早已存在。稽考围棋的历史,相传为尧帝创造,春秋战国时围棋已成为一种游戏在社会上流传。东汉时,围棋得以迅猛发展,两晋时期进入全面昌盛,以后逐渐传至日本,传向亚洲,传向世界,历千年而不衰。这样一来,棋盘的刻制年代更是久远难定了。

民间传说棋盘岭是王质观棋的地方。张果老、吕洞宾云游天下至此,批一方石成棋盘,摄取山中金子捏成棋子,对弈起来。山下王和村叫王质的人,上山砍柴,见二仙下棋,就放下斧子和扦担看了起来,等到棋子下完,王质欲起身拾柴时,斧子把和扦担已沤朽了。王质回到村里,一个人也不认识了,众人相间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原来王质看仙人下棋,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啦。神仙方一日,民间数百年,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后来的故事又说,棋盘岭两边山峰的两位土地爷相约学二仙下棋一比高低,谁输就把老婆输给赢家。两位土地爷下了三棋,东山土地爷以二比一胜了西方土地爷,西山土地奶被东山土地爷拉走时,身下的草被拉倒了一缕子,至今那草还往东山一边倒呢。有意思的是,原来棋盘岭西侧的土地庙里只有土地爷塑像,而东山老爷岭处的土地庙土地爷两侧端坐着两位土地奶。

弈棋赌博的土地爷受到了张果老、吕洞宾二仙的责怪,二仙把金棋子藏了起来,防止人们再生事端,可社会上的争战却在这里时有发生。

泌阳春秋时属楚,战国末期属韩,白云山修筑有楚国边境的长城,即楚长城,一度是防御的屏障。宋末,宋金曾于白云山棋盘岭北侧的当河交战,金军大败。特别是明代,李自成义军在棋盘岭西侧盘龙山和东侧大顶山,城顶山多处筑寨,这里作为义军的根据地,防守攻战,四处出击。至今盘龙山、大顶山、城顶山等处的山寨石墙犹存,争战和驻防的遗迹依稀可辨。传说,当年棋盘岭北的屈湾就是李自成义军粮草供应站,村上现在还有数十个石碾盘和数十个石磨,可见当时义军的阵容。老年人还说,屈湾村前有一口水井,李自成义军撤走时,把两门大炮丢在井里埋了起来。

巍巍棋盘岭,静静棋盘石,历经千年沧桑,见证多少故事真是难以尽述。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安详端坐在棋盘岭上,运筹着国家大事,看到国家围棋冠军聂卫平与日本棋弈高手小林光一,在此棋盘上,展开无声的拼杀…….

时事多变换,青山依旧在。今日棋盘岭迎来了旅游开发的良好机遇,可以预料,棋盘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恰当融合,定会焕发其盎然的生机。

能力秀:http://abc.wm23.com/shp_228

微博:http://weibo.com/shp228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p228

梧桐子代言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henan/miyang.html

 

 

櫻花語(2014-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