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雕是福建省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北宋时期五度为相的仙游人蔡京大兴“丰大豫亨”之说。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清代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
莆田木雕工艺向来以“精微透雕”著称,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风格独特。自成流派。一批传世作品至今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和厚实的文化积淀的光芒,
宋.陈靖姑神像
现存于莆田市秀屿嵩山陈靖姑祖庙的一尊,背面镌刻“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字样
宋.妈祖神像
莆田市博物馆收藏的南宋妈祖神像工艺亦甚精细。南宋妈祖神像、匾额、围屏、祭器等木雕工艺品至今仍在莆田、台湾和日本长崎、鹿耳岛等地天后宫保存;江东浦口宫的“透雕护栏”;老城区明代大宗伯第的檐枋雕饰;御史大夫第的厅堂枋额雕饰;清末名匠廖熙在1903年巴拿马万国赛会上曾获金奖的佳作;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多件“贴金透雕花灯”和“浮雕花窗”等等,无不佐证了莆田木雕的传统工艺魅力。
清代漆金透雕龙烛
清代漆金透雕龙烛原藏于仙游县榜头坝下村的一对。内为红色烛芯。外套漆金透雕盘龙,烛沿浮雕缠枝牡丹,外套透雕缠枝牡丹,背面为金底黑字联句“川岳降灵征后胤,诗书发轫耀他年”,也是不可多得的“莆田”木雕珍品。
仙游县枫亭海滨村灵应堂的漆金透雕戏台屏风(清)
由三块屏风拼成,整体髹金透、浮雕图案。外方内圆,内心圆圈部分透雕戏文故事。再现了古代舞台的武打场面,圆圈边框绿地浮雕缠枝梅雀,四角浮雕蝙蝠等图案,两边护水浮雕八仙,上下”蟹角肚”绿地浮雕花卉。此外,莆禧天妃宫内的妈祖木雕软身像,不仅脸部表情生动、而且手脚上下左右可以活动,雕刻技艺高超,至今保存完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