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亮,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兴宁县北乡蓼江市(今资兴蓼江镇高冲焦家)人。焦亮与胞兄焦宏(亦称焦洪),自幼聪敏,饱读经史,应童试,取秀才,因成绩优等,授为廪生。焦亮兄弟赴试途经
郴县永丰乡(今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得许佐昌器重。许将女儿香桂、月桂分别嫁与焦宏、焦亮为妻。焦氏兄弟自负才智,但屡应乡试,都落第而归,故愤懑不平,常借酒消愁,抨击时政,痛斥官府。他们见清朝政府文恬武嬉,法令不行,百业堕废,且疆域辽阔,有兵难守,而民怨沸腾,四方多事,断定若有英雄乘时崛起,必将土崩瓦解。于是熟读兵书,研究地理,了解天下形势,慨然有推翻清朝之志。其时,天地会在湖南、广东、广西纷纷起事。焦亮兄弟加入天地会,自立山堂,发展会员,积蓄力量,以图崛起。得知金田起义的消息后,更在本地加紧活动,拟配合太平军,在湘南起义。至今,资兴仍流传许多关于焦宏、焦亮兄弟的故事。
咸丰元年(1851)秋,太平天国进军永安州(今广西蒙山县),焦亮兄弟前往投奔(之后,焦宏的音讯就未见记载)。焦亮向天王洪秀全上书用兵策略,引古论今,分析当时军事、政治、人心向背各方面形势,指出但得一省,中国便可传檄而定。他建议起义军应立即向湖南进军,并自请率领天地会众为前驱。天王重之,留备顾问,优加礼遇。
焦亮是一个深受孔孟思想熏陶的书生,见太平天国用天父、天兄之说教育军民,认为不妥,便上书劝谏天王:“天王不能以才武制群下,而专用妖言,张角、孙恩、徐鸿儒何足法哉!开辟以来,未闻以妖术成功者,宜急改之。”天王看后,颇感不悦。焦亮还不同意太平天国反孔、改历的措施,又上本章劝谏:“臣观天王所为,大类秦政,秦政自谓功德高三皇五帝,而天王鄙羲农而非尧舜;秦政以十月为岁首,而天王灭闰月;秦政掘孔墓,而天王鞭鞑遗像;秦政烧书,而天王以经史置污秽中。观天王所为,臣所不取也。”天王更不高兴。
他又非议天王大事未定即建国称王,并指斥天王委政于东王:“今天王据手掌之地,崇虚名而受实祸,非良策也。天王又高拱宫中,立三十六宫为自乐,而委政于庸儿,罪甚于闯、献,事将如何?”为此,天王大怒。焦亮见天王不听劝谏,便决定与其分道扬镶,私出永安州城,被守关截回,关入牢中。杨秀清、萧朝贵欲杀之,洪秀全不准。
咸丰二年二月十六日(1852年4月5日)夜,太平军从永安州突围,把焦亮从狱中带走。十八日(4月7日)后队走仙回岭,战败,焦亮被清军俘获。钦差大臣赛尚阿为向朝廷求免失误军机之罪,诈称捕获太平天国“首逆要犯”——天德军师洪大全,是洪秀全的兄弟,与洪秀全同称万岁,并押解北京请赏。清军知焦亮是湘南天地会山堂首领,怕途中遭劫,乃佯传牌陆路,虚张声势,以混天地会耳目,而暗由水道日夜兼程,急趋长沙至京。是年四月二十六日(6月13日),焦亮在北京遇害。
焦亮就义后,其妻、嫂仍在家乡继承反清大业,亦遇害。清光绪三十三年刊的《郴州直隶州乡土志》载:清咸丰五年五月(1855年6月),“女匪许香桂、许月桂倡乱永丰乡,团勇袭破之。先是宁邑禀生焦宏、焦亮颇有文名,因应试道经永丰乡,许佐昌见而器之,以二女香桂、月桂妻焉。及咸丰二年,二焦从洪逆东去,至是香桂、月桂自称伪王宏、亮之妻,煸乱永丰乡,遥为粤匪声援,相从日众。然皆乌合,团勇奋击袭杀,月桂、香桂遁匿兴宁境,旋被获,弃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