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益阳有多种祭神祀祖的习俗,而尤以山区为盛。
①祭祀家神祖先。旧时,居民的堂屋后墙,往往居中嵌设神龛,用大红纸写上“天地君(国)亲师位”,下摆木雕祖宗像,及五代之内先辈的灵位牌。逢节日或祖先生辰忌日及有求于祖灵时,则备丰盛酒菜或斋饭祭奉,叩拜祈祷。另有不少人家还在厨房设小神龛,祭祀灶神。灶神也称灶王、灶君、东厨司命,俗称“司命菩萨”。相传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察看人间善恶的神,掌一家祸福。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夜,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故民间各户于该日晚上置酒、糖、果、茶等,焚香烛、纸钱,鸣鞭炮祀奉,俗称“灶神上天”。有的在锅内置油灯一盏,俗称“点锅灯”。除夕夜,再燃烛,焚香叩头,把灶神从天上接回来。此外,有的还把灶神、门神、福禄寿三星等立上牌位,祭祀礼拜。
②祭祀圣贤神灵。旧时信奉的神灵,主要是玉皇大帝、灵官菩萨、关圣帝君、南岳圣帝、观世音等。其中又以玉皇为诸神之长,多在正月初十斋戒诵经,以求庇护。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为灵官寿诞,信奉者多用三牲(古三牲为牛、羊、豕,民间以鸡、鱼、猪为三牲,后演化为猪肉)酒礼致祭。往南岳烧香还愿者,常成群结队,甚至昼夜兼程。各地的庵堂寺庙,一般均有观音神像,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五日,信奉者多前往神像前烧香叩拜;也有的逢初一、十五,向观音菩萨祈祷。每逢天旱,则抬着关羽雕像游乡求雨。农历五月十三日,无论山乡湖区,农民多聚集起来举行大祭,俗称祭龙天菩萨。
此外,旧时益阳还有祭祀古圣先贤的习俗,各县均建有孔庙,祭奉孔子。其他古圣先贤,则有安化县的神禹庙(祀夏禹)、伏波庙(祀马援),桃江县的凤凰庙(祀屈原),沅江市的蠡山庙(祀范蠡),资阳区的卧龙寺(祀诸葛亮)。另外还有郭公庙(祀郭子仪)、杨泗庙(祀杨幺)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