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瓠神话是一个流传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十分有名,十分有影晌的神话。盘瓠神话不仅在《风俗通义》、《搜神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诸多古籍中有完整的记载,而且至今在中国南方的苗、瑶、畲等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且作为始祖或重要的图腾崇拜。《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清《一统志》、《辰州府志》、《泸溪县志》等均记载着盘瓠文化的发祥地为湖南泸溪。
《后汉书·南蛮卷》注引《荆州记》云:山半有盘瓠石、、盘瓠行迹。清《一统志》载:辛女岩在泸溪县南三十里,奇峰绝壁,高峻插天,壁立水中,有石屹立如人,相传高辛氏之女化石于此,傍有石林?quot;清乾隆《辰州府志》和《泸溪县志》亦载:辛女岩在邑南三十里,危峰高耸,有石屹立如人,相传高辛氏之女于此化为石。民国时期传教士陈心传亲到实地考察后云:查泸溪县三十里辛女溪,溪南有一岩、、、名白龙岩,位于大江之浒,其危岩之旁,亦有一石如人立,苗人传其为辛女飞异之化石,名辛女岩,帝女岩······(见《五溪苗族古今生活集》)。
历代墨客官吏赴辛女岩实地考察后写下的诗词均在《辰州府志》、《泸溪县志》有记载,如明朝的临察御史林真、泸溪知县王珩、兵部副使李栋、墨客王次麒、清朝的教瑜周克昌、米远侗、泸溪知县王珩陈焕、顾奎光、举人地涌、兵部道纪虚中、墨客刘司琨等等。当代著名民俗学家、侗族著名作家、诗人李鸣高于1 9 8 6 年6 月赴辛女岩考察后写下诗篇《访泸溪辛女岩》。
在泸溪县境内至今仍遗存众多盘瓠文化遗迹与事象,盘瓠与辛女的神话传说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县内沅水流域地段有症女岩、辛女祠、辛女溪、辛女桥、辛女潍、辛女潭、辛女坪,还有以辛女命名的辛女村;还有盘瓠洞、盘瓠山(又名狗岩山)盘瓠墓、盘瓠庙等等。这些文化遗产,既有反映心理方面的,又有行为方面的;既有反映精神上的,又有物态化的。特别是,因盘瓠神话与盘瓠崇拜而产生的歌谣、舞绘、绘画、雕刻、服饰、工艺等等,在民间至今仍有所遗存或有所反映。
以上充分证明,盘瓠文化的发祥地在泸溪,这是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鉴于此,全国盘瓠文化学术计论会于1 9 9 0 年1 0 月在湖南湘西泸溪县举行,全国百余专家学者聚会盘瓠文化的故乡,探讨盘瓠文化现象,对于神话学、民族学、历史А⒚袼鬃诮萄б约罢苎А⒚姥У鹊妊Э频难芯浚杂诤胙锩褡逦幕穹苊褡寰瘢庖迨窍嗟本薮蟮摹?BR> 这次会议,百余专家学者还对盘瓠文化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江苏省淮阴师专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肖兵登辛子岩参观辛女祠时,受到苗族妇女的夹道欢迎,感觉颇深,挥毫与道:辛女是南方兄弟民族的骄傲与光荣。但是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现代的辛女--苗族妇女,她们的热情淳相善良和智慧,都是现代文明社会极其珍贵的什得发扬的东西。浙江畲族学者钟伟琦赋诗《雨游沅江》云:盘瓠穴居武沅江,烟雨风轻白鹭翔;两岸风景陶人醉,归舟如箭仍忘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石建中写了一份书面建议呈送泸溪县人民政府,曰:盘瓠神话产生的历史非常悠久,泸溪县盘瓠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希望在新县城的建设中能规划建立一座盘瓠文化博物馆,以便集盘瓠文化于一室,为中外学者、旅游者提供方便,提高本地区知名度,为开发建设本地区作贡献。如能这样,我想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时逾三载后1 9 9 3 年9 月,以苗族民间老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黄靠天作品为主体的泸溪县盘瓠锉花艺术作品在湖南省会长沙展出,省内外美术界名流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无不翘指夸赞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赞为稀世珍宝。
如今,海内外的盘瓠子孙们无一不知晓,泸溪,古老的盘瓠文化之源;泸溪盘瓠子孙们的古老家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