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是江苏省扬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古城高邮,出名人,也出美食。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原产地。 就美食而言,有高邮董糖、界首茶干、方酥、高邮湖大毛蟹、麻鸭、卤老鹅、双黄蛋、蒲包肉、熏烧肉(又名猪头肉)等,其中最具地域特色的,当数“蒲包肉”,出了高邮,别处人都不知为何物?即便扬州市也鲜有的卖。
一提到“蒲包肉”,令高邮人倍感亲切,一盘色泽晶莹、肉香浓郁、口感软嫩的蒲包肉,下下酒,最惬意不过了,如果出门在外,有幸能尝上两片,齿颊生香,足以抚慰思乡之苦。高邮文学家汪曾祺(沈从文的学生),也是一名吃货,对它赞不绝口。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常州工作,家乡的美味只能靠想象解馋,虽然过时过节回家,想尝尝这一小菜,卤菜摊上往往没有或味道不正,今年的端午节找到味最正的摊位,起大早买上20只,背到常州,藏在冰箱,馋了切上一个。
“蒲包肉”中的主料:“肉”,一定要用家养草猪肉,而不是吃饲料的猪。选择猪后腿的精肉或臀部那块肉(高邮方言“后座”)最好带点肥,在案板上用大厨刀斩碎成肉丁后,加入葱、姜、料酒、香料、粉和盐拌匀,腌制半天,准备好蒲包,内部衬上豆腐皮,将肉馅灌入蒲包,扎紧口,再用细麻绳拦腰扎紧成葫芦状(中间捆道绳子是用来将肉料挤压紧实),接下来,舀上一瓢煮好的老卤,放上五香、八角、桂皮、当归等,一起下锅煮,熟了即可摆上摊位卖了。煮熟以后的蒲包肉,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薄片,既有卤煮的香也有蒲草的清香,端上桌大老远就闻到香,口水咽咽。
顺便说一下,肉要用大厨刀斩出来,绞肉机出来口感略显得烂;粉的选择,小麦面、山芋粉、绿豆粉均可,粉起凝固及吸肥油作用;蒲包内衬用豆腐皮包裹,现在有的老板图省事,用小塑料纸代替,用豆腐皮主要让卤水浸透芯馅,增加香味。编蒲包用的“蒲草”,就是《舌尖上的中国2》出现的蒲菜,这种水生植物,秋天会长出一尺多长的蒲棒头,用它的叶子编蒲包不仅可保留清淡的蒲香,也便于携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