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团风

家乡区县: 湖北省团风县

      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承,屏山临江的特有地缘灵性,在这里烙下了千古不灭的精神印记,铸刻了团风人独有的人文秉赋和素质精神。

       崇文重教的学习精神。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早期大体上都是依水而生,这里古老的版本土地上举水倒水巴水江水交流,充沛的水资源给农耕渔猎长足发展,也给北往南来带来了机缘,文化的交流催生了人类的进步。这里的人以读书为荣,举家为子读倾家为子学,谁家孩子高中榜首,亲邻来贺,八方来祝,光宗又耀祖。民间爱子重先生,以师为父,一日为师终身敬,“天地国亲师位”永远是农家条案上的尊位。这里的学者以教馆为业,富人以资学办学为善,如李卓侯(李四光之父)、秦东恒(秦兆阳之父)等开明学士积极兴办私塾。这里最多时诞生了四大书院,黄冈中学在汉期间有8年是团风人士接济和支撑的,战乱中一度迁到团风大庙办学年半。这里的文化人注重传道授业。择英才而育,收徒授技,从而使书法绘画、善书大鼓、剪纸刺绣代代相传,1986年文化部授予黄冈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团风的名人正是在文化熏陶下成长的,文雅儒厚,文化品位极高,得益于乡教环境。

      重商尚武的进取精神。县城团风镇成于唐兴于明繁于清,五百年前就称作“小汉口”,长江划城而过,便利的水运,连通安徽、河南、湖南、四川、陕西、上海等23市县,举水放排巴水放排长江船运至全国,徽商、赣商、冀商从这里把产品销往各地,又把他乡的稀物运到这里售散到各方,到清代时商铺商号多达599家,商行、商人、手艺人喧嚣着团风的兴隆。此后商行延伸到新洲等地,淋山河在计划经济年代曾是全国有名的十大露水集市。朝代更迭、世事变换,这里经历着金戈铁马的戳杀,当朝不仅控地更是控商,唐设漕运,宋置盐官。至今前朝前代在这里留下了战争和商业地名的烙印,粮道街、鲜鱼巷、马坊桥、得胜桥等等。为了强控此地,历代官府开设驿站驻守官兵,递传信息,铁铺、临江铺、花园铺等40个铺垱已成为历史地名。团风作为沿江重镇,这里人行拳习武较多,尚武爱国形成了一种本土精神。建安十三年“破曹公于乌林(团风)”、宋开庆元年(1259)“各路重兵咸集萍草坪(团风)”、景定元年(1260)“蒙古兵于萍草坪”;1927年回龙山暴动、但店农会运动, 1938年上巴河阻击战;1940年抗日根据地王家坊诞生;1949年渡江战役。这块血染的红色土地,鉴证了中国历史的前行。

     

胃里有个新世界(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