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莲花山

家乡区县: 广州市番禺区

   莲花山风景区位于番禺市的东郊,距离广州市区20千米,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最高为108米,占地2.54平方公里。莲花山原名“石狮头”,是古代石矿场,远自西汉时期,先民们在此大规模地开采石料,形成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因采石后留下来的石头似出水芙蓉(莲花)状而得名。主要景点有莲花石、燕子岩、八仙岩、莲花岩、观音岩、飞鹰岩、南天门、神仙桥等。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最高为108米,占地2.54平方公里。其中有座麒麟峰,因峰顶上有一块酷似莲花的岩石,所以后人把这座山称为莲花山。莲花山风景区既是古代人民一锤一钎开凿而成,又经历两千多年的自然风化,真正是千姿百态,雄伟劲拔,一座伟大的“石雕古迹”。山上有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建造的被誉为“省会华表”的莲花塔和1664年(清康熙三年)建造的莲花城等古迹,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建成的望海观音金像,高40.88米,以120吨青铜铸成,外贴180两黄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露天观音像,是饮誉中外的艺术瑰宝。莲花城现已建成一座仿清兵营,游人在城头可远眺壮丽浩瀚的珠江景色。每年这里还举办桃花节、莲花节,以花节展览盛会为特色,以观光性、艺术性、知识性手tk吸引游客。莲花山旅游区有环境优雅、设备先进的度假宾馆与舒适的餐厅、舞厅、烧烤场及购物街;还有水上乐园、文艺表横厅等大型游乐项目。1996年开通的区内上下山穿梭巴上和磁卡电话亭,更使旅游区服务又上了一个新档次。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区内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或形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从崖下向上仰望,只见四面崖壁连环对峙,奇峰突屹,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魂,神摇目眩。在燕子岩景区,细听岩上滴水声,看着盘旋飞舞的燕子,静中有动,如诗如画。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绿色的墙壁,每当春夏之交,花开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这里风景秀丽,山水相衬,成为许多电影、电视导演们首选的外景拍摄地。些奇形怪状的巨岩,有些像刀削似的,断面十分平整;有些石壁深陷,像个巨大的神龛;还有些屹立水中,直指蓝天,仿如擎天巨柱。这些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先人斧凿刀劈而成。古代石匠们使用的工具十分简陋、粗笨,但他们却非常聪明,而且经验丰富,他们根据石头的纹理走向,在岩石上打三个石眼,顺次轮流敲凿,石块就会沿纹理轰然断开。千百年过去了,至今石壁上的纹理仍清晰可辨,风化程度极低,可见这山上的红砂岩石何等坚硬。

观音岩

观音岩原是一处采石遗留下来的石室,在莲花山,像观音岩这样的石室有许多。观音岩原是尼姑庵,供奉观音菩萨,堂内仰望,依稀可见石头壁上有“雍正七年”字样,但目前尚未找到有关这四字的来由。

狮子石

狮子石,位于莲花山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向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所以莲花山也被称“狮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称为狮子洋。据考古学家分析,莲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个小岛,千万年过去,沧海桑田,海水退去,陆地抬升,莲花山成为陆地的丘陵,海底也变成了陆地。狮子石原来是小岛边上的一座岩石,千万年来受海浪和海风的不断拍击、侵蚀、风化而成今天的形状。它像莲花山的忠实守护者,日夜守护着莲花山。它也是莲花山沧海桑田变化的最佳见证。

飞鹰崖

飞鹰崖景观与燕子岩一上一下,正好相反,在崖上凭栏远眺,只见阡陌纵横,良田万顷,浩渺珠江,婉蜒东流,南国风光,尽收眼底。回首俯视,但见一支支直指云天的石柱、石笋,巍然而出的石屏风历历在目。这些景观的形成是2000多年来,历代先民延续不断地劈山取石,一凿一钎地“雕琢”而成。真是“人工无意胜天工”,当年谁也不会想到会出现这样巧夺天工的奇景。

1332611123(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