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儿戏是肇庆怀集县桥头镇(古称宁洞)的地方小剧种,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用方言演唱,只有打击乐,无弦乐伴奏,脚色行挡大部分分生、旦、丑三行。流行剧目有《阿兰卖猪》、《文公训侄》、《仁贵征东》等,编入了《中国戏曲志·广东卷》。
贵儿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珍贵的地方民间小剧种,自清朝末年至今流行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一带.由于种种原因,该剧种与外界少有交流,保持自身独立发展。因而在唱腔音乐等其他方面都保持了传统音乐的原生态.贵儿戏是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农村经济改革并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音乐文化赖于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当地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形式也在逐步消失,贵儿戏也已被该县列入了濒危的剧种而正在实施相应的保护计划。
贵儿戏是怀集县本县剧种,是广东13个戏剧剧种之一。其曲为当地民间小调。乐器是打击乐的锣鼓和唢呐,每年春节期间为贵儿戏的活动期,最多时全县有40多戏班,热闹非凡。
流行剧目有《阿兰卖猪》、《文公训侄》、《仁贵征东》等,编入了《中国戏曲志·广东卷》。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2108329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