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炮龙

家乡区县: 宾阳县

宾阳彩架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间,由广东佛山武举人李若珠移居其妻潭氏家(即今新宾三联社区外东街)时传入;当年,在春节期间,李就亲自设计制作了“拾玉鐲”、“双卖武”、“梅鹿镜”、“湘江大会”等4台彩架上街游行表演;由此之后,彩架在三联社区、南街社区、 仁爱社区世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所谓彩架就是以一方可用人抬或推行的,以木或铁质制板桌上为载体,采用内外技巧与造型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一组5至6岁之幼童男女,经巧妙的装扮,固定在这方桌板的上中下,左中右的不同位置上,为人们展演一组古或今故事主要人物形象造型,让这些人物精神风貌和品格美德,在人们心中永驻,从而达到与制作者造型艺术思想主题的完美表现 。
彩架当年一传入,就与宾阳本地八音文武场音乐柜、舞龙、舞狮体育技艺项目融合在一起。近年,彩架又加入了炮龙节项目活动,使这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得到了完美的相合与共存共荣的传承和发展,更为当地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欢腾,热烈的气氛。彩架,在当地传承、发展100多年的进程中,倾注了当地艺人全部高超的技艺技能和渊博的艺术知识 ,从而使她成为如今集雕塑、绘画、化妆、裁缝、力学、数学、民族学、金工、木工等技艺溶于一体,兼听觉、视觉艺术于一身的一种完美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

2月13日,农历正月十一,随着110条炮龙浴火舞动,在30余万游客的参与下,宾阳全城成了欢乐的海洋。在这场被称为“中国式狂欢节”的活动中,群龙狂舞,鞭炮齐鸣,炸龙高潮迭起。

阿毛(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