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2日 点击数: -->【字体:小 大】
○李文静 文/图
中山古镇
对中山古镇的认知,起初来源于那浸润着历史的吊脚楼,来源于“千米长宴”。数次欲起程前往,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甲午初冬,我终于踏上了这块土地。
古镇街道
古镇街道
古镇坐落在云贵高原末端,重庆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人称江津的老山界。古镇历史悠久,做为其重要代表作的中山传统民俗建筑——老街区,当地人称三合老街,又称龙洞场,据可靠记载已有860多年历史。
走进老街,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扑面而来。整街自南向北,沿笋溪河一条龙延伸,以青石板铺设的街面为轴,东西两排而走,街面3-5米不等;建筑物为穿逗式木结构或穿逗式和台梁式混合结构。建筑群巧妙利用三合场依山傍水的地形,灵活而经济地做成高低错落的台状地基,依靠河岸树木桩,采用吊角楼式建筑,墙体用木桩、木板、竹夹,屋顶则用青瓦铺盖,整条老街有“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的特点。来镇考察的民居建筑专家称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群。
草鞋、竹编、咂酒
做竹编的老人
当地的老人介绍,古镇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每年过年的时候,各家都会将自家的团年饭摆上街,任由来往过客品尝,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现在,千米百家宴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旅游名牌,每逢年关,慕名而来的游客及当地数百人家,把千米长的中山古镇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我来得早了点,未能亲眼目睹,不过从老人的描述中,不难想象出那壮观景象。
行走老街,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油然而生:烟薰豆腐、石板糍粑,让传统的韵味在舌尖上绽放;剃头铺、铁匠铺,将历史的故事娓娓述说……
悠闲的算命先生
剃头匠
绣鞋垫的老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